城外荒山上的道观里住着一个道姑,自从这道观建成之日,她就住进去了,一直未曾离开。闲暇时打坐看天看云,给观里的桃花浇浇水。
直到她十八岁那年,一个身穿白衣的公子进山了。然后两人同乘一匹白马同游长安五日后,再度回到观里,自此再也不见她出去。只是每年四月的某天,总有一个白衣公子骑马上山,站在道观的山门前,一站就是一整天,每逢那一天,山里的桃花,都会开的格外的红,满山遍野的桃花,纷纷撒撒……
这一天,她已经二十八岁了。
山门外又传来了“怦怦怦”的敲门声,她放下手中的经书,慢慢走上去开门。山门开了,一个一袭白衣的男子立于门前,一双眼睛紧盯着门里的人。
“我又来了。”
“我十年前就说过了,你不必再来。”
“我要来,我想来,我不死心。”
“那你死心吧,我早就忘记了当年的事。”
“你要是忘记了,为什么还给我开门?”
“砰的”一声,道姑突然把门关上了。门外的人惊慌失措,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只得使劲捶打着那扇木门。
忽然一阵风起,山里的桃花又开了,漫山遍野的桃花飘落,在院子里飞舞。
门外的男子看着这眼前的桃花,还有那扇紧闭着的山门,呜咽着:“桃花都记着那些事,你别忘,你不能忘。”
“你别忘,我求你,别忘了我……”
一声又一声低沉的哭喊声透过厚重的木门传进来,门内的人早已泪流满面。她不能开门,只能自己一个人喃喃自语:“不忘,怎么能忘,怎么会忘,我又怎么敢忘。”
桃花雨还在下,桃花还在舞。门外的人低声哭着,门内的人喃喃自语。
十年前,身骑白马的公子无意中闯进道观,见小道姑一身素袍,唇红齿白,遂一见倾心。而小道姑看着眼前的公子白衣飘飘,温润如玉,心里也喜欢的不得。
某天,公子问道姑:“你一直不曾下山,我带你去长安看看可好?”
“长安?那是什么地方?师傅云游四方之前嘱咐过我,不准下山。”
“长安是最繁华的地方,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如今你师父不在,我们偷偷溜下山去,不会被她发现的。”
“好。”
道姑看着眼前的人,她想跟他一块儿做任何事,只要跟着他就好,下山又如何。
五天后,等她返回道观时,外出云游的师傅已经回来了,她记得那天师傅沉着脸,一句话不说,只是罚她去后山面壁思过一个月。
她不敢问师父,只能在后山呆了整整一个月。
一个月后,等她出来时,师傅已经不在了,只给她留了一封信。
她颤抖着手打开那封信:
“徒儿,如果你看到这封信,为师已经离开了。如今,你凡心已动,情缘难了。若是想下山,就下山去吧,只是尘世繁华,男女之爱,磨人,烦人,伤人。当初师傅受尽了这苦,本来以为带着你一起在这观里,你能潜心修行,不入尘世,可是却没想到。罢了,罢了,那你就去经一经这世间,历一历情劫,这道观就锁了吧,为师不再回来了。珍重!”
眼泪一滴一滴滑落,把信纸都浸湿了。小道姑呆立在一旁,良久……
后来,她发誓再也不出这山门,要一直守着师傅回来。师傅只是生她的气了,一定还会回来的。可心里又想着那白衣公子,他还在山下等着呢,本来想着上山和师傅请愿还俗。可这世间的事,谁说得清,道得明呢?
一晃十年了,她在这小道观里等了师傅十年,可师傅一直没回来。但那人,却每年都来,今年又来了。
第一年她惊喜万分,第二年泪流满面,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她心里都盼着,想着,念着。
师傅说的对,她凡心已动。不知为何,可她心里就是不愿离开这道观,也许是怕吧,怕下山,怕入世,怕他变了,也怕自己变了。
既如此,还不如让他盼着,念着,总比忘了好。
那门外的人,从十年前,就让他入了自己的眼,进了自己的心,下不下山已经不重要了。
抬头,满天桃花闪了她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