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歇图》被认为是五代时期后唐的画家胡瓌所作。
画中描绘了契丹首领,也就是可汗率领部下狩猎之后,歇息、宴饮的情景。
“契丹”的本意为镔铁,表示坚固、不易摧毁。
契丹族曾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游牧民族,我们在历史类书籍上经常见到对他们的记载。
契丹族主要生活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后来建立了辽国,在萧太后时达到了国家强盛的鼎峰。
不过他们存在时间并不是很长。辽国灭亡后,契丹族人分散并逐渐融入其它民族。
今天我国的56个民族中,虽然已不存在契丹族的名字,但他们的血液依然流淌在中国人的身体里。
《卓歇图》以长卷的形式,再现了千年前的契丹民族的生活场景。
“卓歇”者,即“立而歇息”,也就是搭帐篷等待和休息的意思。
全画可分为两大部分:休息、宴饮。
画的前半部分,是狩猎回来,骑士们纷纷下马休息。
看这挤挤挨挨的一大群人马,有的人刚刚下马,有的人在整理马鞍,有的人站立交流,有的人席地而坐相互聊天,有的人还在马上回头张望。
再看那些马,都在原地站立休息,或仰面,或低头,或回望。
且这些马匹大多向左看,也将观画者的视线引向画面左侧。从而使画面产生了流动感。
观察这部分画面,虽人多马多,却不凌乱,更没有疲惫不堪的模样。体现了游牧民族长期狩猎,人强马壮,训练有素的特点。
这些人物衣着发式和箭囊等上,也可以看出,具有很强的少数民族特征。
尤其是他们的发式,前面剃掉,只留后面一点头发,这属于古代髡发中一种。
再看画面的中部。
画家在这一段将节奏放得舒缓,不仅使画面有了疏密变化,也让观者的心态由热烈而转向平稳。
虽然还是休息的场面,骑士们或整理马鞍,或席地而坐,或站立对聊,却将人和马的距离拉开。
这时背景变得愈加空旷荒凉,山峦也绘制得都极为简略,只用淡墨勾染出大略的形状。
仔细看,那几个坐着的人,其实是坐在石头上,只是那石头也只是寥寥几笔。
画家用这些简略手法,突出的还是彪悍的骑士,健壮的骏马。
只不过使用的是近于静态的表达。
画面空白处的“神完景肖”四个字,是清乾隆皇帝的御笔。
画面的第二部分:宴饮
这也是画的核心内容,它描绘了契丹可汗端坐在华丽的地毯上饮酒观舞的场景。
只见可汗双手举在口边,似在痛饮美酒。面前跪着一侍者,手捧杯盏,神态卑微,衬托了可汗的尊贵。
可汗的右侧,一侍者单膝跪地,等待进献。
可汗的左侧,一白衣男子,身着汉服,头戴黑色帽子,也坐在地毯之上。
看样子,他似乎是汉人使臣。
只见他身体略向右倾斜,头也转向偏右的方向,似乎在用身体语言表达对可汗的尊敬。
在他的左侧,有一侍者,手捧较大的器物恭立一旁,似乎在等待着进献给可汗。
其后还有一人正捧物驱步前行,仿佛也正要上前进献。也正是这个侍女,将画面的两段内容连接在了一起。
两位主角的身后,则各有三侍女,四护卫。耐人寻味的是,三侍女站立于白衣男子一边,而四个彪悍的侍卫站在可汗一边。
画家貌似也在用这种方式,显示了可汗的高贵强大,不可战胜。
两人的前方,则是歌舞乐团。
一人甩动衣袖,扭动身体,正在舞蹈。
画面左侧,一群人正在伴奏。
从画面上看,游牧民族的舞蹈,也是柔软着透着力量的。
纵观整个画面,人马众多,线条精准流畅,色彩沉着。画家用沉稳的画笔,将游牧民族的个性特征,生活习俗,都进行了细致的刻画。
画面中的许多细节,都值得仔细观赏。
能如此细致入微的刻画还原,可能与画家胡瓌本人就是契丹人有关。
再看画的题跋部分:
此画上有元代文学家王时的题跋,跋文中认为此画作者为胡瓌。
但现代很多学者对照出土的辽代文物壁画,尤其是壁画中当时契丹人的发式、服装等,认为此画作者并非胡瓌。
且认为画中人物也并非契丹人,而是女真人。
其实不管所画是哪一时期,哪一民族,画中所表现的金戈铁马的游牧生活,仍然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些生活在草原上的民族的粗犷生猛。
画家并没有描绘呐喊冲天,马蹄飞扬的狩猎场面,而是在休息和宴饮当中,流露出游牧民族彪悍之外的温柔气息。
同时又联想起以前那剑拔弩张、喊杀震天的场面。
作为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这幅画涵盖的很多内容,值得我们仔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