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长篇第五⑭
⑭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闻,听到、看到、学习到的,都称为闻。当子路听到、看到这些善知识,还有孔夫子的道,还有其他人所讲的道,只要是善良的、正确的事情,那么当我听到了以后,没有去行的时候,我是担心又继续听到更多的道理的。
子路其人,好勇、重行,这个人非常重视行,因为他的性格是好勇的。《论语》当中还有一处记载,子路问孔子:“闻斯行诸?”我听到了就要去做吗?因为他的性格好勇,所以孔夫子回答:“有父兄在,怎能听到就去做?要去问一问自己的父兄。”因为好勇的人通常他是冲动的,所以告诉他,你不能听到就去做,你要去问问你的父兄,然后再去做一件事情。
我们再回到“子路有闻,未之能行”,这里的闻,指的是正确的,指的是道。“择一善,则拳拳服膺”,我们选择一个善道的时候,如果未之能行,还没有开始做的时候,我是恐怕又听到的。这句话的重点,我们把它提炼出来,在一个行字。
首先我们要有志于学的态度,重于行的态度,也就是《论语》开篇所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闻就是学的过程,我们要听到、看到、学到,习就是这里的重在行,我们只有在习的时候,在行的过程当中,才会体会到那种喜悦。如果没有去行,没有去习,我们继续听闻太多,实则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很多人都会讲一句话,道理我都懂,我学了很多,为何依然过不好我当下的生活?道理我都懂了,可是我还有很多的烦恼。知而不行,实则是未懂,这个并不是真知。
我们来举一些例子,让我们来体会行的重要性。比如说我们今天听到了一句话,学到了一句话“慈心于物”,我们听到这句话,我们觉得懂了,可是如果不去践行,我们体会不到其中的喜悦和美妙。当我们听到了慈心于物这句话,我要懂得身体力行地去做,我用我的每一件物品,读的每一本书籍,我是轻拿轻放的,只有我们去践行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慈心于物这几个字的作用。
当我们开始慈心于物的时候,别人就可以看到我们的行为,心目中是有他人的,就会影响到别人,也是去轻拿轻放,也是去慈心于物的。所以只有这个时候,我们才能体会到这几个字所带给我们的力量。
比如说我们学《论语》,又学习到了“德不孤,必有邻”,原来有德行的人,是有更多人来亲近的,那我就要去践行,我的每一个行为,我的每一个思维,我和每个人在交往的过程当中,是不是以德为出发点。我们时时刻刻地提醒自己,以德为出发点,必然有人愿意来亲近我们,我们的人际关系,自然也就会变得更好。只有我们在去践行的时候,我们才能发现其中的美妙,才能体会其中的喜悦,原来我以德为出发点,和人交流,和人交往,真的别人愿意和我们亲近了,这个时候我们所学才有力量。
我们又学到了一句“近者悦,远者来”,无论我们去做生意,还是我们立于天地之间,都是一样的。让每一个接触过我的人,觉得是受到了利益,觉得是高兴的、喜悦的,这个时候自然有更多的人,通过他的介绍来到我的身边。
比如说我们在做生意,我们去服务好每一个接近我们的人,他是快乐的,他是喜悦的,自然他可以介绍更远的人来到我们身边。只有我们去践行的时候,我们才能体会到所学的道理,所带给我们的变化和力量。
如果没有去行,我们听闻了再多又能怎样?很多人都是道理懂了,我听说过了,认为就是知道了,但是你没有去践行的时候,你是不会真的明白的。
比如说会做饭的人,也是同样的道理,说我今天看到了某一段视频,或者某一个菜谱,讲得特别好,我认为我看过了就会了,但实则不是这样的。只有我们自己按照我们所学,去做的过程当中,你依然会发现问题,那么发现问题再去修正,最后我们才能真正地会做这道菜。当我们面临一个工作也是一样的,我们觉得听别人讲,会了,我们觉得看别人做,我们会了,可是真正当我们做的时候,依然会有很多问题。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发现了问题,不断地去修正,这件事情我们才能真正地会做,这就是行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学习圣贤的文化,回到最核心的地方,是让我们来修正自己的行为的。我们学到了“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都在自我反省,有哪些地方做得是不足的,是做得不够的,这个时候我才能不断地去修正自己,让自己的内在变得更充实,变得更有力量。
所以离不开这个行字,如果没有了这个行,我们听再多的道理,最后都是空乏的,无力改变我们当下的现状,学来的也只是知识,听来的也只是道理,不会让我们的内在产生力量,不会让我们的内在产生智慧。
我们可以去观察身边的人,真正修得越好的人,行得越多,因为他要不停地去践行,从而才能更好地闻道。我们只有行得更多的时候,我们才有更多的体会,才会增长更多的智慧,这个时候我们所学也会更深刻,我们所闻也会变得更广博。
所以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庸》讲学、问、思、辨、行这五个字,也是从闻到行的过程,首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最后都是要笃行的,身体力行地去践行,去实证。当我们有了更多的实证,我们才可以更深入地去博学,更深入地去博学,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笃行。
所以智慧都是在行中所产生,我们现在来回想,自己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每天在听到的道理当中,哪怕只有一句去践行,想一想,一年下来,我们会行三百六十五个道理,可是如果我们没有践行,即使我们听三千六百五十个道理,又如何呢?有的人会说,我学了很多的知识,为何记不住呢?就是因为没有行,没有应用,你又如何能记得住呢?
比如说我不停地去亲近和帮助他人,我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好,你自然就记得“德不孤,必有邻”,因为他是你自己实证过的。比如说我是做生意的,我就践行“近者悦,远者来”,为我的处世原则,这个时候,你是在应用和践行的,这几个字你自然就会记得。
有的人说,我生活当中总碰到一些原本没有做过的事情,可是我都是积极进取的,因为我在践行“贫在弃时,富在迎来”,我是主动的迎的思维,遇到每一件事情,我都拿这八个字来践行,这个时候你自然就会记得住。所以我们没有更好地记住,是因为我们没有更好地行,并没有把它变成自己的力量。
我们再来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学习做饭的过程,如果某一道菜我们是没做过的,我们看别人在做的过程,我们觉得好像是记住了,但是当你再想把这个步骤讲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依然记不清楚。什么情况下才可能记得清楚呢?就是我实实在在地去做,并且做过很多次,一直在践行,这个时候你在描述整个做饭的步骤,你会发现非常清晰。
我们去做一个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别人如果只是给我们教会了,但是我们自己并没有去践行,这个时候,你再想起这件事情的步骤的时候,你会发现并不清晰,而且自己并不肯定,我记得这一步,好像是这么做来着。可是,如果你实实在在地在行,你通过自己的努力,不停地把这件事情做得很熟练,这个时候,你不需要刻意地记,它都在你的脑海当中。
所以说,只有我们在行的过程当中,才能把闻到的知识,学到的道理,变成我们自己的力量,这个时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才能体会到那种喜悦。修行,重在的就是这一个行字,所以如果我们学而不习,是没有力量的,闻而不行,是没有力量的。
我们再回到《论语》的这句话,“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这是我们志于学的态度,这是我们修身的态度,当我们有这种态度的时候,我们才能更好地去践行。关于行这个字,它是有次第的,比如说“德不孤,必有邻”,不是说我的仁德,一下就可以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所以我只要开始去行,哪怕我没有行到如此之深,但是我只要在行的时候,我就有更多的体会,那么这个时候,我可以再去闻更多的道,可以择更多的善。我们反复地去行,如果我们一天,可以践行一个道理,这一年我们自己可以想象,我们的智慧、能力,我们自己所悟出的体会,就会变得很丰盈。
我们现在这种学习状态还好,我自己可以停止,比如说今天的线上课,我听得多了,我可以明天再听,我们是可以选择的,但是我们再去看,我们人生当中,有很多问题是不可选择的。
比如说学生上课,不会因为你没有听懂,或者没有去践行,明天老师不再讲新的内容;比如说我们在一个企业当中工作,不会因为你没有做到,而企业不往前走,团队不发展。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也是同样的道理,不会说我听到了一个道理,但是我还没有做到,时代就不往前发展。天道惟新,天道是在不停地更新的,如果我们跟不上,一定会被时代所淘汰,一定会被学业所淘汰,一定会被企业所淘汰,这也是天道运行的规律,他是一直在更新的过程。
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己精进勇猛,当我们接触了一件事情,我们快速地去践行,越是践行,我们才有智慧可以听得懂更多,这个时候我们才不会被淘汰,我们本身才有选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