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前,公寓门口养着的夜来香已是绿叶青葱。原是枯萎了的,不知为何会在这个紧张的冬季开始蓬勃生命力。一个月不见,希望它可以茁壮地迎接健康的我。
这个春节,过的是无力又激励。我的专业是结构,在看到小汤山、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快速建立和投入使用时,感到神奇,欣喜,骄傲,同时也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各方人士在前线拼搏,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与此次疫情大战。而我,一个刚入社会的牛犊,只能窝在家里看着新闻上一块块红色的拼图。“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类、动物,乃至整个自然间的战争号角已经吹响,在我今后的岁月中,类似的事件肯定会大大小小的发生,希望那个时候,我这片引起雪崩的雪花,可略赎一份罪。
这盆夜来香是2019的春天去花鸟市场买的,说是可以防虫蚊,便在玄关摆着。夜深人静时,随风飘来的香味倒是与我做了伴。
之前看过一个对清华博士的采访,论如何放下手机。他说,自律主要由两个因素影响。一个是长期培养教育和习惯。比如清华才女武亦姝,她的父母从小陪她看书,学习。另一个因素是,在某个特殊点,出现了强大的动力推动自己去自律。
我想,大多数人是靠第二因素,才会挣扎着爬下床。所以会出现一年计划,三年、五年、十年计划来激励自己。有终点的前进才不会在中途浪费时间。
博士还提到了关于孤独的问题。“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无敌是么多么空虚”。歌词很俗,旋律好笑,但我觉得很有道理。
即将高考的那年寒假,早起,晚睡,计时刷题。欢聚是他人的,只有我自己在房间从天黑待到天黑。我想,那十多天的孤军奋战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进步,以至于高考成绩没有太差。家长和老师的陪伴是重要的,但不是首要的。想要做出一些成就,需要强迫自己去应对孤独。在属于个人的时间和空间的状态下,才会静下心来,不受打扰的去审视自我,思考不足。就像那丝夜来香味,在秒表的滴答声中尤为浓郁。
工作也是一样。我的同事想要买降噪耳机,同样是觉得在不受打扰的“耳朵孤独”环境下更适合思考,提高工作效率。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只有靠自己去解决,消化。心情不好时,家人未必能理解或提出解决方案。万家灯火通明,独留自己一盏灯透出微亮。对于独自在外生活的人,孤独袭来的会更频繁。这个时候,我会弹吉他,看书,看电影,听音乐,去游泳,等等,来给自己分心。孤独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做的是不要陷入孤独的情绪里面去,适应孤独并不可怕。
《百年孤独》里说:“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很能说明我想表达的一切了。
可能是因为我从小比较独立,性格总体来讲较为安静,工作日晚上不会想着出门“动次打次”,周末会约着好友吃饭,逛街,聊聊近况。不过我的朋友们是绝对不会承认我腼腆害羞胆子小的,由此也可以略微猜测我的性格常态。
我妈妈从小和我说的最多的话是“尽力就好”,所以我对待事情也比较淡泊,不是自己努力得来的东西无所谓拥有。争取过仍然得不到的,就会愤怒,失望。也幸亏我自己会经常自我反省,有时候会和妈妈说,“妈妈,你倒是骂我一顿啊,我觉得自己最近的做法太不像样了”,就还存活着进取心,向优秀的方向努力。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人才。
我的家庭是典型的“中国式家庭”,没有夸奖和认可,只有批评和沉默。当我到了大学,发现有些同学经常收到父母夸赞,我是羡慕的。他们并没有做的非常好,但是一件事情完成后,会有自我认可的过程。这样的行为使得他们表现的非常有自信,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于是我也学着自我认可,与朋友们互相鼓励。
清华与北大曾有过一场命题为“夸夸群更有用”和“喷喷群更有用”的辩论。对于自我认知过于良好,就是再怎么被批评也会找到自己闪光点的群众,“喷喷群”应该是好的。像我,我会更想去“夸夸群”。夸奖会让我心情舒畅。就像有时候和朋友们见面,哪怕素颜,他们也会夸着说,“呀,你又瘦了”,“呀,几日不见,你又漂亮了”!嘴贫过后免不了我的一顿捶,我知道他们在进行朋友间内定的问候方式,不在乎真假,我也会非常开心。
“夸夸群”在让我心情愉悦之外,一定程度上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自信。朋友们会给我分析好处和坏处,优点和不足,将我的不满情绪转换成动力。那么,下次,我会做的更好!
我觉得,所有人都是人才。关键在于是否有智慧和勇气将自己置于成为人才的领域中。马某若没有智慧看到契机,没有勇气置之死地而后生,如今会是一名非常优秀的老师,而不是“悔创阿里”之人。我和世界大多数人一样,经不起这场豪赌,或者说,我到现在,还没有找到能让我赌上一切的追求。在我找到的那一刻,希望我有足够的勇气去干上一番,目前阶段,可称作是养精蓄锐之时,不知何时蓄势待发,可能也是一辈子也不会有。
上面所说的,是有关于人价值的看法。马云说“我对钱不感兴趣”,王健林说“我一无所有”。他们的话很好笑,为什么意思又如此雷同?如同星爷的电影,玩笑之下暗藏着深意。以身价和社会贡献来衡量,他们是成功的。我在想,或许他们本身的目标和初心就和我们不一样。钱他们当然也是想要赚的,只是赚到的钱他们不会想着花,而是钱生钱再赚钱。运用自己的智慧,达到目标之后,他们会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之后,便是再提升价值,再学习,再努力,再次实现价值。丰满自己人生的同时,还为国家献力。这个过程是十分刺激的,就像春天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蓬勃景象。而我的脑子,用撒贝宁说的话,崭新的,未开封过的,很值钱。从好的方面想,目前我的可塑性非常高,还有较大空间开发并灌入知识。
这是大哥们表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个人的自我定位不一样,价值体现也是不一样的。有些人高学历,却辞去高薪深入大山贫苦支教;有些人倾尽所有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动物。还有好多人做着一众上班族无法理解的事情。尚未搞清楚自己在干什么的我们,其实实在是没有脸面说别人什么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有这样的话:“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祝愿所有人都可以为自己的生命燃烧。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不想成为杨绛口中“读书很少,想的太多的”小卒。活到老学到老是俗的生茧但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情,我会鼓动自己多读书,多学习,每天思考的多一些,不让脑子秀逗。
饭桌上就一件事谈论最激烈的,往往是一知半解的人。最有知识的人没想着去炫耀自己的学识,不懂的人自然是说不出来什么的。以上千字也是我这一知半解地在夸夸其谈,略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