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在有些舞者看来: 即可以愉悦身心又可以强身健体,是很好的一项运动。只要开心,想怎么跳、在哪儿跳是我的自由,你管不着。
而那些反对“广场舞”的人则认为“广场舞”就是“噪音污染”,就是“空间占据”,是一种很不文明的行为。
这两站在对立面的群体的拉锯战,成了长久以来得不到解决的社会性问题。
跳舞的多为中老年女性,广场舞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丰富她们的生活,为她们提供一个低门槛的社交平台。
那些退休的大妈们,儿女们大多已经成家立业。而没有工作,拥有很多闲时的她们,越发感觉孤独寂寞,广场舞对她们的接纳让她们找到了情感寄托,所以广场舞就成了她们疗愈孤独的最佳方式。
大家一起说说笑笑,唱唱跳跳,对她们的身心起到很好的帮助。
这应该也是,她们喜欢跳广场舞的原因之一。只是她们中的很多人在满足自己的这一爱好时,完全忽视了对公共环境和对他人的影响。
更有些人为了占据跳舞的场地,还做出一些扰乱公共秩序和违背道德良心的行为。
1月21日,人名网有一则新闻报道,有上海市民反应龙华烈士陵园每日清晨都有成群的大爷大妈定时展开文娱健身活动,跳广场舞的、跳健身操的、打太极的、打羽毛球的……,各式各样的都有。
烈士陵园本是个庄严肃穆的地方,是英烈们安息的地方,却被这些爱运动的大爷大妈们弄的喧声四起,乌烟瘴气。这是对英烈们的大不敬的行为,也是引起大家唾骂的行为。可他们却认识不到自己行为的不妥,还对旁人的好言规劝嗤之以鼻。
他们对周围居民和英烈家属们的申诉,以及陵园管理方的劝解置若罔闻,依然继续着他们的各种活动。
这些老人为了自己开心和活动方便,全然不顾及此乃英烈们栖息之地,他们忘了那些在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忘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
他们将自己的良知和感恩之心摈弃,他们在乎的只是自己的开心快乐,其他的都是无所谓的。
有时候,他们也会耍些倚老卖老的把戏。他们会全然忘自己是长辈,是孩子们的榜样。
有个小伙子,冬天的时候一直在篮球场打球,每天晚饭后在这里打篮球已经成了他的习惯。没想到,到天气回暖的时候,那个篮球场竟然被一群大爷大妈占领了。他很多次兴冲冲的赶过去打球,可是每次都只能抱着篮球去跑步。
后来有一天,小伙子去的很早,比所有大爷大妈都去的早。他终于可以打球了,可是没多久,后来的大妈直接请他让开,说这里是她们的活动场地。小伙子只能央央的走开:谁叫他们是老人呢,让着他们呗!小伙子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在这群老人眼里,只要适合他们活动的地方就是他们的领地,谁都得让路。管它球场还是什么场,我喜欢、我乐意,你能把我怎么着……。
可是篮球场难道不是用来打篮球,是用来跳舞的?
老人就该有个老人样,就应该给晚辈们做好榜样,怎可倚老卖老横行霸道呢。
有时候他们也会失去善念,欺凌弱小。
前不久街上来了几个靠卖艺挣钱的侏儒人,他们选中了一个小广场准备在那里搭台卖艺。
残疾人来的比较早,选了个靠近路口的位置准备停当。那些后来的大爷大妈看见有人占了他们的位置,一万个不乐意,他们将残疾人的舞台(说是舞台,其实也就几个平方大)团团围住,将他们跳舞用的音响音量调到最大,然后开始跳舞。还一脸得意的用不削的眼光盯着那些“小人儿”。
有个“小人儿”前去跟他们理论,他们非但不理还恶语相向,甚至动手推搡那个“小人儿”。其他“小人儿”上去评理,也被其他老人谩骂和推搡。
有个路人实在看不下去,前去狠狠的教训了那群大爷大妈:“你们别太欺负人,没看到他们是残疾人吗?旁边那么宽的空地你们不去跳非要跟残疾人抢,你们好意思吗?你们好脚好手的,有退休金拿着,有儿女养着,而他们靠卖艺挣点辛苦钱还要受你们这种人的欺负,你们还要不要良心?”“这里可是公共场所,不是你家的私有地,准你在这里跳舞就不准别人在这里搭台吗?”很多围观的群众也为残疾人们打起抱不平。
真没想到,一个个看起来能歌善舞衣着光鲜的老人,怎会是如此冷漠自私的人,他们的善良,他们的爱心难道都被狗吃了?
以前还发生过,居民因无法忍受广场舞的高音干扰,向正在跳舞的老年人泼粪的事情。
跳舞者的这些行为成了城市的“噪音污染”和“空间占用”,给社会的和谐安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因为争夺地盘引发的恶性事件;因为声音扰民引发的矛盾冲突已成为急待解决的社会性问题。
让老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广场舞”已经成为老年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适合他们跳舞却又不影响他人的场地又实在太少。
这个客观事实造成了“空间占用”的问题。
对于跳舞者的一些违法和不道德行为,不能只是说教和轻微惩罚,惩罚力度不够必然起不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
所以,还是需要在有关治理方面下功夫,政府应该出台一些相应的公约或者法规,对公共空间的娱乐健身行为进行约束,对严重影响公共文明和秩序行为的惩罚力度要强而有力,要人性化也要严格化。
有了相关的“规章制度”,民众在进行娱乐健身活动时就会心中有底,维权和惩罚也会有据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