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总共看了两遍,第一遍[2021.11.5-2021.11.8],共计用时4h31min,第二遍[2021.12.25-2022.1.9],共计用时9h26min。
第一遍看的时候,正处于迷茫期,痛苦、焦虑,如影随形,每天在网上看到各式各样的人,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心中既羡慕又感叹自己力量不足,出身平庸。在找不到出口的情况下,就想借助读书获得救赎,于是就选择了这一本书。
最开始是被书名吸引的,就想了解作者介绍的主人公(柳比歇夫)到底是有怎样奇特的一生。
一口气读完,最令我惊叹和印象深刻的有以下三点:
一、柳比歇夫对自己苛刻的要求:任何活动(休息、看报、散步……)他都记下时间,他不放过任何一秒可利用的时间,他的女儿去书房请教他问题,他记下时间,枯燥的开会时间用来演算数学题,就连等待照相间隙也要计划好要做的事。
二、独特的感知时间的能力:经过长时间的时间记录,他不需要钟表,也能准确估计时间过了多久。
三、他做计划和执行计划能力:他以年为单位做计划,年底做总结,计划与实际执行误差仅为1%。
他的活动非常广泛:
阅读:哲学、数学、政治、文学等等,各领域都有深入的见解。
语言:利用碎片时间学会了三门以上语言。
一年用来娱乐65次:列举了看过的戏,电影,听过的音乐会,参观过的展览。
看第一遍的时候,我就是在不断的惊叹中度过的,心想这的确是奇特的一生,但感觉这样的人生离我太遥远了,我仅仅效仿了他的时间记录格式:时间+事件+花费时间。
在第二遍看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这一遍也读得更加仔细,因为给自己下了一个任务,要把整个书做一个摘录,并且写出感想,历时是第一遍的二倍。
此刻更令我欣慰的是,我读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并且有了新的启发。柳比歇夫为什么这么看重时间,孜孜不倦的记录时间?
一、他在年轻的时候就立下了大志向,写下了为之奋斗终身的目标,并且他明白要想实现理想,必须付出常人难以理解的艰辛。所以他每年、每月、每日、每时、每分都有清晰的目标,并且准确估计了完成目标所需要的时间,时间在他看来是极其宝贵的,这是他实现目标唯一拥有的资源。
二、他的一生充满坎坷,他一生经历战乱、儿子阵亡、因发表的真实言论引起既得利益者的算计,以及很多意外导致的身体上的损伤,这些都没有动摇他的意志,他仍然理智的记下了他的时间花费。
三、简朴的生活:超过最低必需品限度的东西他都不要,他需要的东西极有限,放书的地方和安静的工作环境这就够了。这就是自由,不为世俗所裹挟,也不为金钱、利益、名望劳神费心,他有自己的追求。
看完本书最大的感悟:我们要想清楚自己想过怎样的一生,这一生的时间该怎样好好利用,是用来吃喝玩乐,追求短暂的刺激,还是发挥极限,超越自己的可能,创造有利于社会的价值。如果想清楚了,那么所有的时间管理、自律都不再是痛苦的挑战,而是为了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而渗透到血液中的习惯。就像柳比歇夫,他了解自己的极限和能力,他珍惜自己的时间,他的一生是极有价值的一生,他自己奖励自己,自己惩罚自己,他认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是幸福的。抛开学术上的成就,最有意义的就是他精神的力量,是人类精神的巨大能量,是我们理想中的楷模。这奇特的一生足以令我们惊叹,人类可以达到如此高的高度。套用格拉宁对于本书的评论中的一句话,一个人只有向自己提出远大目标时,这个时间统计法才能成立。
特别说明:这本书花了我108大洋,当时还是挺心疼的。但是,确实非常想看这本书也就狠下心来买了。现在看来,这本书带给我的收获远不止于108元,它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力量,一个实实在在的肉体所能达到的最大极限。我们平时总是感叹于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看书,没有时间休闲和娱乐,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可是与柳比歇夫相比,我们的时间一点也没有被充分利用,我们做出的工作量还远远不够多,但为什么大多数人仍感觉那么忙呢?
我想在于两点:
一是我们大多数人的能力有限,不能高效的完成工作,所以感觉到一直在忙,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比如,制作一个PPT,A有相关的经验和技术,可以一个小时就制作成一个比较完美的PPT;而B是一个上了岁数的人,他的计算机技术不是特别熟练,制作同样的PPT要花费一天甚至两天的时间。那么对于同样的时间,A和B的感知是不一样的,A在一天内不仅可以轻松的完成工作,还有时间去做一些休闲娱乐的活动;B对于在一天内完成工作的内容感到非常吃力,别说休闲娱乐了,就连基本的工作事项已经使他焦头烂额。所以,要学习,要时刻学习,要学习先进的技术,提高自己的技能是多么重要的事情,这直接关乎到我们是不是能够很好的完成工作并挤出时间进行休闲放松。
二是很多人并没有刻意锻炼自己做计划的能力。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就像柳比歇夫,他事无巨细都要记录下来,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分类汇总,写成报告,这个报告不是对于领导的报告,而是他对于自己时间的一个交代,他自己告诉自己这一年当中都做了什么,三年都做了什么,十年内都做了什么……这是一个惊人的能力,需要强大的耐力和韧性。是不为外界所动摇的一种恒心,仅仅是这种精神就值得我们模仿和学习。如果长时间进行时间感知训练,那么久而久之自己的内心就有一个精确的时钟,不需要外界的提醒,就能准确报时,这看似是一个神迹,但却是我们每个人只要努力就能做到的事,想到这一点内心多少有点激动。
柳比歇夫,他就是一个楷模,一个榜样,一个普通人可望也可及的人物。我想,大多数被我们反复提及的名人,除了他们所带来的工作上的成就,最多的就是一种精神力量,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具有无坚不摧的勇气和滴水穿石的毅力,这种精神力量是我们人类独有的前进的动力,支撑着一代一代人拼搏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