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人生自是长恨水流东。
“相见欢”是词牌名,又名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李煜一共写了三首《相见欢》,这是其中第二首,是李煜被俘之后的作品。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春天,春回大地,万象更新,鲜花如潮……在历经冬的萧瑟、寒冷、单调后,一切的美好都扑面而来。花,不是一朵,不是一片,而是整个林子都开满了花,“万紫千红”、“光彩照人”……都不足于将这林花的绚烂表达;“笑魇如花”、“花好月圆”,花是美好的象征,更何况是这一“林花”?就是这么令人惊叹的林花,这么美好的林花,却是“昙花一现”,短暂的开放之后就迎来凋谢的结局。一个“太”字把作者遗憾的叹息透过词穿透出来,直达读者心头。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这倾尽了全力开出的林花不但转瞬即逝,还要经受朝来的寒雨晚来的风,要经受这凄风苦雨的蹂躏与折磨。“无奈”,那是哀伤林花生命短暂叹息后,对这“朝来寒雨晚来风”那种无可奈何只能暗自承受的极度压抑的心灵的呻吟。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零落的林花,在不同的人的眼里有不同的感受,在同一个人不同心境也有不同的感触。“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龚自珍的眼里,那落花化作春泥是为了让来年的花长得更好;“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在柯丹邱的眼里那是无情与有意的象征;“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在严恽眼中,那是惜春伤时的托物……在李煜眼中,那零落的林花,那经受的朝来寒雨晚来风的林花,那林花上的滴滴雨珠分明是美人脸上残留的泪珠啊。那殷红的花瓣,那滴滴的泪珠,让人心醉,更让人心碎!“几时重”什么时候才又能看到这绚烂的林花呢?“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即使明年林花重又开放,但已经不是今年的这一朵,这一片,这一林了,这一丝丝的希望其实就是彻底的无望!
“人生自是长恨水流东”人生就如这逝去的林花,无穷的遗恨就像那滔滔东逝的流水,只能随着时间的长河流逝,流逝……此时,一个“长”字将作者的遗憾、无奈、心碎化作如奔涌而去的江水的遗恨,让读者不禁为词中的情感所深深触动,更从“林花”的遭遇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无奈,引发深深的感触,达到词、作者、自我与整个宇宙的共鸣。结合李煜的一生,那遭受朝来寒雨晚来风的林花不就是他的写照吗?经历了国破家亡,从一国之君沦为被迫远离家国的阶下囚,那份遗恨,那份耻辱,只有李煜自己才能体会。而这短短的一首小令,字字真情,句句泣血,将李煜的苦与痛化作了生命的无常与无奈。所以王国维说:“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