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忆总是暴露了年龄,时间带走了那些欢乐,也带走了那个时代的匠人。也许,我们九零后真的长大了,也许我们童年的记忆真的一点一点在消逝。在朋友圈看到李咏离世的消息,第一感觉是震惊生命的无常,第二想到的便是小时候看他的《非常6+1》,那个标准酷酷的手势,是小时候最喜欢模仿的手势。
童年的记忆,就一点点被岁月瓦解,无情冷酷地带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虽然已经二十有余了,但我还是觉得自己没有长大,甚至有时回忆起小时候,仍是记忆犹新的样子,仿佛就发生在昨天。那些追过的电视节目,那些喜欢过的主持人,历历在目,殊不知那个天天等着新闻联播播完再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慢时代已经悄然过去了。
2.
在微博上看到有人发的小时候经常爱看的央视节目名单,每一个自己都那么熟悉,每一个都那么亲切,那是属于童年的美好时光。那些节目承载了多少人的童年记忆,那些曾经喜欢的主持人,一个一个都渐渐在电视荧幕上消失了,每个人都在感慨一个时代过去了。我们渐渐长大,那些从小喜欢的电视人在渐渐变老,他们是我们的青春,岁月毫不留情地往前走,带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
可能自己最近极其浮躁,讨厌日日离不开的手机,甚至讨厌这浮躁的网络时代,突然很怀念那简单而满足的小时候。李咏离世,让我突然发现一个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在微博上看到那一个个熟悉而亲切的节目名字既感动又唏嘘,好想说,岁月啊,你慢些走吧。想起自己小时候看电视的快乐时光,那时还没有这么多五花八门的综艺,那时央视的节目还没有过度要求政治正确,那时还不会因为那么多理由去看一档节目,唯一的理由就是喜欢看。
3.
小时候央视的节目总是自己最常光顾的,喜欢一套的电视连续剧,喜欢三套的综艺节目,喜欢四套的人文节目,喜欢十二套的法制节目,敬一丹的《焦点访谈》,卿卿的《欢乐中国行》,小撒的《开讲啦》,毕姥爷的《星光大道》,朱军的《艺术人生》等等,还有许许多多叫不上名字但非常喜欢的节目,那些是真正伴随自己的童年且对自己有一定影响的节目。
伴随着长大,那些耳熟能详的节目,那些喜欢崇拜的主持人,都渐渐消失在了那个岁月的长河里,很少提及也很少再次忆起。看到王小丫、柴静上热搜,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还记得小时候看《开心辞典》时好奇优雅甜美的主持人为什么会起小丫这么俗气的名字,自己还笃定这一定是她为了让观众容易记住而特意起的艺名,后来才知道“大俗即是大雅”。因为《看见》认识的柴静,因为《穹顶之下》彻底喜欢上她,一直觉得她是记者中真正的勇士。曾经在高中作文中多次写到她,曾梦想做像她一样的记者,还一直期待着她的新节目,没想到之后再也没有看到过他的消息,后来才知道敢于说真话的她被封杀了。有时想想很多东西真的挺无奈的,好多理想主义者无法拥有一个施展他们理想的平台,反而是那些哗众取宠的人掌控天下,可笑又可悲。
4.
近几年,《锵锵三人行》停播,《金星秀》停播,喜欢的节目都随着停播戛然而止。我仿佛还期待着有一天能再次看到熟悉的节目出现在自己的视野里,但靠着找资源看曾经没看够节目的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了。现在喜欢的节目越来越少,很多噱头十足的节目,看一眼就知道是换汤不换药,每次总是感慨那个小时候不用挑剔节目的时代早就过去了。电视节目的制作不再是为了电视人的理想,而是投其所好,明星流量效应,使得整个社会浮躁得风一吹就能飘到外太空中去,无奈无奈。
时代在进步,又仿佛在退步,童年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零零后又怎能体会到九零后童年的简单快乐呢!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专属记忆,终于明白了代沟的含义,因为从未经历过,所以从未懂得。想到自己这一代也渐渐成为了逝去的一代,心中不免有些失落。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段很戳心的话:我们到了一个失去的年纪。挚爱的爱豆成家,崇拜的球星退役,熟悉的媒体人去世,曾经憧憬的崇拜的人一点点退出舞台,换上了越来越陌生的名字。曾经的辉煌和灿烂被新的潮流席卷,迷失在过去,时间带走的不仅是他们,还有自己的回忆和冲动。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到了一个失去的年纪了。我们真的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只是,岁月啊,请你慢些走吧,我想好好给自己放个假,看一看专属于我们的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