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稍有空闲,继续开始读书,选择的是社群目前正在共读的《行为投资者》。根据社群进度,第一周是读第一部分:行为投资者。我数了一下,共47页,从今天到周末还有5天,那就差不多每天10页吧。
“第1章 社会学”竟然恰好10页,第一遍读完后,照常是懵懵懂懂,似懂非懂。
上午快下班时,抽时间读了第二遍,注意到了之前“视而不见”的一些描述,也对一些第一遍读时有些困惑的句子有了新的理解。不过好玩的是,虽然第二遍是一次重复,按理说应该比不上第一遍的晦涩感,但是第二遍快读完的时候,竟然把我读困了!难道是快到中午的原因?
午饭后开始读第三遍,我感觉自己很自动地读得有选择了,比如故事性描述的部分读地要快了些,结论部分读地慢了,更仔细了,并且对于不了解的出处进行了搜索,比如找了尤瓦尔·赫拉利的TED演讲,百度了“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主观预期效用”,对理解书中的内容帮助非常非常大。
第四遍阅读速度明显加快,算是跳读了。这一遍的收获是看到书中引用了刘易斯·托马斯的一段关于炼金术的话,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人,所以看到这里停下来,上网搜索,发现他被称为“诗人科学家”,是医学家、生物学家和科普作家,代表作是《细胞生命的礼赞》。看介绍这本书非常有趣,赶紧下单购买了。
下班前终于完成了第五遍的阅读。内容已经非常熟悉了,那么这一遍要怎么读呢?我问自己。最后我的做法是开始在空白处写自己的感想,包括写出自己的问题,希望后面的章节有解答。
第五遍的阅读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因为读到这一遍时,书里的每个字都很熟悉很熟悉了,所以我心里总有一股冲动:往后面读吧,往后面读吧……不过想着和菜头老师的原则之一:严重不推荐超量,还是按下了自己这股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