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最早出自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大夫文种之口!文种协助勾践卧薪尝胆十年后终于灭了吴国,勾践在这非人的十年里性格严重分裂,看文种这个糟老头不顺眼,就对他说:先生教我七种杀人的办法,我只用了三种就干掉了吴国,剩下的先生自己看着办吧!文种一听就知道自己成了大年三十的凉菜可有可无,于是举剑自杀,死之前留下了这千古名句。
文种之后四百年另一个人不甘寂寞死前在文种的基础之上又有创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士亡!这个人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淮阴候韩信。
说起韩信,有点纠结!他是一个成功的人,也是一个失败的人!而他的命运后人用一句话给概括了,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萧何是谁?刘邦的第一谋士,汉王朝的第一任相国。是刘邦儿时的玩伴兼同事,沛县县令的秘书。在刘邦帝业的形成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汉王朝建立后老大刘邦论功行赏,萧何居首功,众将不服,刘邦说:各位见过猎人打猎乎?猎人找到猎物后就放猎狗去追,然后猎狗根据猎人的指示得到猎物,要说功劳各位就是功狗,萧何则是功人,是功狗的功劳大,还是功人的功劳大?
当然这只是体现萧何地位的一个方面,在与韩信的关系上,文艺作品里有著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段子。这段佳话是这样的,韩信原是项羽的部下,他有勇有谋,是天下无双的军事家。但在项羽手下却得不到重用,于是就投到刘邦麾下。起初,刘邦让他当了一个管理粮草的小官,韩信大失所望。一次偶然的机会,萧何结识了韩信。在接触过程中,萧丞相发现韩信有胆有识,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多次向刘邦推荐,但并没有引起刘邦的重视。
一天,韩信见久在汉营仍不受重用,一气之下离开了。萧何得知后,马上放下尚没处理完的紧急公务,亲自策马追赶韩信,连个招呼也来不及向刘邦打。
萧何追回了韩信去见刘邦,刘邦见到萧何又惊又怒,说道:“你为什么也想逃跑?”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逃跑的人去了。”刘邦问他:“你追的是谁?”萧何答道:“韩信。”刘邦听后,很不以为然地说:“逃走的将军有十多个了,也没听说你去追过谁,怎么偏要去追韩信?这明明是在骗我!”萧何说:“那些将军都容易得到,可韩信却是当今数一数二的杰出人才,跑了就再也没有第二个了。大王如果只想当个汉中王,没有韩信也就算了;如果要准备打天下,那就非用韩信不可。您到底准备怎么样?”刘邦说:“我当然想打出去,怎么能老闷在这里呢?”萧何说:“大王若决定出汉中,能重用韩信,他自然会留下;如果不重用他,他终究会离开的。”“那么”刘邦下决心说,“就依你,让他做个将军,怎么样?”萧何说:“叫他做将军,他还得走。”刘邦听了心里直犯嘀咕,就坐在马桶上接见了韩信,一聊就是一夜,于是拍板大将军就是你的了!但是萧何还不放过,就说:大王封将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这样韩信还是会走。刘邦就纳了闷了,憋着一肚子的火问:先生说要老子怎么做?萧何说:古往今来,封将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将士的存亡,非常之事也,大王必须建造拜将台,沐浴更衣,斋戒祭祀,邀文武百官,告知天地,以示虔诚。刘邦耐着性子,吃了几天斋,建了拜将台,文武百官下面跪着,韩信和刘邦台上站着,韩信接过刘邦亲手奉上的大将军印就这样走上了他的成功之路!
如果说一个人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和天赋外还必须有足够的运气,那么韩信是时代的幸运儿!他遇到了萧何遇到了刘邦,还遇到了青年时代使他蒙受胯下之辱的那个无赖!韩信的胯下之辱,在历史学家的眼里成了他日后成就大事的前兆,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曾这样评价:低头奉承的屈膝是奴才,跳高前的屈膝是英雄!诚然,韩信的骨子里有他不服输的气质,以及精到的作战思维。这种气质和智慧在他日后指挥大兵团作战时成了至关重要的法宝!当然也是他骨子里的傲慢使他最终走上了失败之路!
如果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四种人:高人指路,贵人相助,个人努力,小人监督!韩信具备这个准则的一切条件小人监督除外!当然也有小人,如果没有刘邦就不会半夜不睡觉跑到他的大帐里偷走了他的虎符;如果没有有关他楚王造反的流言非语就不会源源不断的送上刘邦的案头;如果没有在刘邦开始怀疑他造反的时候,陈平要做的应该是为他求情而不是出主意抓他!只是这些韩信都不曾在意,他高估了皇帝刘邦对他的感恩指数,高估了战功卓著给他带来的好处,更高估了自己在朝野的影响力!
他是军事天才,在整个中国历史上的军事地位都不容忽视,但是在政治上他又是弱智的。
在刘邦半夜溜进他的军营偷走他的虎符开始他就应该提高警觉,毕竟没有兵权你什么都不是!刘邦是否在告诉他:老子可以捧你上天,照样可以拉你落地!他看着虎符被自己的主人偷了是否也意识到了自己对主人可能已经产生了威胁,否则刘邦一个命令就可以了,何必要偷?韩信只是流了一头冷汗,流过之后就心安理得继续自己的梦!否则他不会在刘邦急需他帮助的时候,趁机向刘邦要假齐王{代理齐王}的爵位,而刘邦也不会当着他的使者的面大骂他没良心之后又慷慨的让张良亲自捧着齐王印封他做真齐王!
尽管蒯通曾劝他在楚汉相持不下的时候自己单干,以成帝业,而他怀念刘邦为了笼络人心而对他“解衣推食”的大恩,誓死不反,既然不反为何还要趁机威胁人家封你做齐王?难道皇帝还比不上齐王的头衔大?难怪韩信死后蒯通骂他“竖子”!如此的政治智慧只能成就他的悲剧。
其实刘邦给过他机会的,汉朝建立后,可能耿耿于怀他曾趁人之危,齐王不让做了封他做楚王。韩信楚人嘛,做楚王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也不错。但是刘邦的案头老有告韩信造反的奏折,当然这里面有太多人的动机,而刘邦的怀疑是早已有之的,于是陈平云游楚地的计谋应运而生,这个行程的安排使韩信的警觉度突然之间提高到无法饶恕的地步, 这样说是因为韩信接下来的一个举动,首先他听说刘邦有了云游楚地的计划后,他第一反应就是有人告他谋反,然后自作聪明的杀了自己的好朋友兼一直被刘邦通缉的钟离魅,以为提着他的人头刘邦就会打消对自己的猜疑。很可惜,首先在心理上,韩信已先输一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接着在行为上又输一棋,以朋友之躯博一己之私,明知道钟离魅是朝廷通缉的要犯,收留他是出于朋友之谊,可早不杀晚不杀事到临头却杀了拿去表忠心,早干嘛去了?所以韩信一来刘邦马上将其逮捕!
在回长安的路上,刘邦看着失落的韩信问道:你看朕可以带多少兵?韩信一听就来劲,想都不想就说:最多十万。刘邦心里犯嘀咕,问道:那你呢?韩信照样想都没想,道:像我这样的,越多越好!刘邦听着觉得很新鲜,大笑道:既然如此,那你为什么被我捉到呢?韩信听了也觉得新鲜,顶回去:陛下虽不善将兵,但善于将将,这是我被捕的原因!
回到长安,韩信被剥夺了政治自由和人身自由,由楚王{王爵}降为淮阴候{候爵}并且他的活动地点只有两个,候府和朝堂。于是崇尚自由的韩信罢工了,老是请病假,班也不上了。有一天他下班回家,路过樊哙家,樊哙冲着对他的无限仰慕之情,行了大礼迎面就跪了下来说道:若将军不弃,请到鄙府一叙。韩信看着脚底下的樊哙,想都不想大叹道:想不到我韩信竟落到和樊哙这种人为伍的地步了!樊哙是谁?吕后的亲妹夫,当年在鸿门宴上以气势震惊项羽救了刘邦的英雄,一生战功卓著。刘邦晚年曾下令让陈平去杀了樊哙,陈平就是害怕他是吕后妹夫的身份而违背了圣旨。樊哙就凭这一点也没人敢得罪。如此看来韩信真的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公元前197年阳夏候陈稀谋反,刘邦亲率大军征讨,韩信推脱有病留守。不久有人告发陈稀谋反是和韩信商量好的,他们准备里应外和,取得政权!吕后知道后,与萧何商量对策,吕后采取萧何的计谋,骗韩信说刘邦得胜归朝,就算将军有病也得委屈前往祝贺。韩信无奈,只好前往,至长乐宫钟室被吕后擒杀!至此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
其实,韩信只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在帝王一人专制的时代里,军事家特别是战功卓著的军事天才,假如你没有足够敏锐的政治嗅觉,那么当你完成你的使命之后就应该退出历史舞台。在战争年代你可以是主角,因为战场需要你,当战争胜利,主角就开始转变,如果你还沉浸在那份快乐里,那么当权派就会亮出他的杀手锏,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如果一个人的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高于他的老大时,并且老大还没有有效的制裁手段。那么便是犯了大忌。赏无可赏只好赐死,自古功高盖主从来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悲夫!淮阴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