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着智慧去读懂孩子比单纯的陪伴更重要
在基本的生存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内在安全感就不再与我们从外部获得多少物质相关;
相反,它是一种可以由内而外从容给予他人的力量感;
所以,想要培养孩子内在安全感的爸爸妈妈,也许我们要做的不是牺牲陪伴的时间,殚精竭虑地去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而是带着智慧,用心读懂他们成长的每个重要瞬间;
读懂,可以弥补无法时时陪伴的缺憾;
作者举例自己在出差时和女儿共同玩“出差游戏”、“藏宝游戏”,孩子开心地投入其中;
在作者看来,这是比陪伴更有智慧的做法——读懂孩子的心理,哪怕妈妈不能陪在身边,但是妈妈依然是懂孩子的,妈妈的心仍然和孩子连在一起;
我们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的育儿专家都特别强调“高质量”陪伴,那么什么才算“高质量”呢?
如果只是表面上你和孩子的身体在一起,而你在抠手机,孩子也在抠手机;又或者说你一边听孩子说着话,一边在玩游戏或追剧,那么这样的陪伴又有什么意义呢?
陪伴和时间的长短没有关系,而在于你在这个陪伴的过程中做了什么事情?以及做事的方式是什么?
2、三分寒和七分饱的智慧
三分寒,也就意味着七分暖;
七分饱,也就意味着三分饿;
那么,寒和暖的标准是什么?饱和饿的界限又是什么呢?
我想这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每个人对它的定义不同,做法自然也就不同了;
就好比,“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有人认为拥有很多钱是幸福,有人认为全家人生活在一起就是幸福,钱多钱少无所谓,够用就行了;
有人认为生一个孩子就可以了,有人认为生两个孩子挺好的,还有人认为生三个孩子更圆满;
所以,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各不相同,也都在做着各不相同的动作;
生活本身就不是一道有标准答案的算术题,不见得每件事情都要有一个圆满的结果,正如月有阴晴圆缺,每个状态的月相都各有特色,也都有人喜欢;
事事追求完美,处处想要最好,也有可能是内心缺乏安全感,需要通过外界的认可来完成自我认同;
而人生最美的时刻是:花未全开,月未圆,不圆满或许就是最大的圆满。
还是那句话——想是问题,做是答案,行动才会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