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
每次听到朴树那低沉而忧郁的声线吟唱这首歌,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我生命中的“那些花儿”。心里就会涌起淡淡的感伤,在最明媚灿烂的时光相遇,现在则如蒲公英的种子,飘飘摇摇,在这辽阔世界的某一个地方,继续着自己的快乐和悲伤。可惜,时空阻隔,没法如年少时一样,分享生活给予我们的各种滋味了。曾经相濡以沫,如今渐渐相忘于江湖。
霞,和霞的感情就像是恋爱一样。不知高中女生,对于友情,都具有排他性。我对于霞是这样的。
可能是没有遇到那样温柔、会照顾人、善良的女孩子。遇到了,就期待,这必然是两个人的缘分。高中时宿舍里是生火炉的,到了后半夜,炉火燃尽,气温就降了下来。我只带了一床被子,一到早上就缩成一团,还早早就被冻醒。霞的床位搬到我旁边后,我总是睡个大懒觉,不知什么时候,她已经把她的第二床被子默默地达到了我的身上。于是,每天粘着她,像是联体一样。一定要朝夕相伴、形影不离。感觉那才是真正的好朋友。
遇到霞对待别人也是热心温柔、倾力帮助时,我就像个吃醋的恋人,埋怨她不会拒绝,一味当“老好人”。就是这样的“老好人”,每次班级投票选举活动,必然是全票。她不是漂亮女生,人也不够聪明,她最打动人的是一颗善良的心。
善良温柔的霞婚姻起初不顺,但靠着她的忍耐、付出,她赢得了爱人的尊重。无缘去参加她的婚礼,她娃娃的百天宴,但有缘每年夏天相聚,说些家常里短。谈话的内容很琐碎,心里很踏实。一年的挂念这时可以落地了:彼此平安,就足够了。
芳,我的大学同学,身材高挑、皮肤白皙,走在校园里是自带气场的女孩子。唯一令她觉得不满足的就是面相略成熟,她的表弟安慰她:“姐,别烦恼。你看30岁以前,大家都比你年轻;30岁以后,她们可都比你显老啦。”这番话,对于芳龄尚不到20的芳,不知是安慰还是刺激。
我和芳的情谊缘于同乡,发展于同宿舍,升华于同理心。芳是少年老成,多愁善感。远离家乡来求学,这孩子每天都想家。我就成为了她的心理疏导老师,自习室里劝导、食堂安慰、休息时拉着她去看片。只有假期来临之际,芳的思乡之情才会缓解,只要身在宿舍,必然引吭高歌“回家,回家,我要回家。”同宿舍人都会长吁一口气,这一学期的煎熬,孩子终于可以回家了。
最后,芳真的选择回到老家,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家乡,也算是得偿所愿。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安喜乐。现在的她依然很年轻,表弟说对了。
翠,典型的淑女。喜欢读书、读诗。别人搬到宿舍的是一堆衣服,她带来了沉甸甸的两箱书。对生活总是充满了热情和喜悦,把自己的床铺打理的整洁又有情调。“把生活过成了诗”。我们留在了同一座城市,但同城相见难。只是偶尔电话,互相聊聊近况。
偶尔,被生活的琐碎和烦恼折磨地想尖声大叫,想找人倾诉,想一个人出去流浪时,就会想到她们。拿起电话,开始狂抖露心里的烦闷。彼此曾有的共同过往,没有因为时空的阻隔就被稀释,她们总能感同身受的解开我的心结。酣畅淋漓的长谈过后,放下电话,有了她们的爱心加持,继续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那些花儿,和她们一起度过春秋和冬夏。那些花儿,如今散落在天涯。
彼此无恙,便是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