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带着对儿女亲情的无限牵挂,带着对父老乡亲的深切怀念,离开了我们,父亲生前含辛茹苦、不屈不挠,养育了我们六个儿女,艰苦的人生历程,彷如昨天,历历在目。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农历1941年5月16日,我的父亲出生在孝昌县小河镇红河村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在食不果腹的艰难岁月中成长,靠自食其力,自筹学费,读完初中。我的父亲在1966年与我母亲成婚,从此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但随着我们六个姊妹兄弟的相继到来,生活的困顿始终围绕着我们,在我有记忆开始,听到父亲当年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怎么办呢?别人给孩子买一双鞋、一件衣服就可以,我得买六双六件啊,但是,坚强的父亲从没有向命运低头,我记得,那些年,每次年都还没过完,父亲就开始告别故土亲人,为了全家人的生计而外出奔忙。他补过洋瓷盆、养过蜂、修过钟表、做过裁缝。因为缝纫机坏了没人修,他便自学成才学会了修理缝纫机的手艺。从此便与缝纫机结下了不解之缘,背着工具箱走过千村万户,终于凑钱盖起了没有门窗的房子,第二年才能补齐门窗,开始逐步有了收音机,黑白电视机,家里过年也能饱吃一餐红烧肉或炖猪蹄。父亲一向注重子女教育,他是一个十分开明的父亲,在乡下,大人吃饭,小孩是不能够上桌子的,在我们家,是可以的。父亲同时也是一个保守的人,他禁止我姐姐穿高跟鞋,禁止穿喇叭裤,禁止烫发染发,那时的他对我们说的最多的就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总是想方设法的鼓励我们积极工作,自主创业,别人家姑娘出嫁,讲究八大件十小件什么的,在我们家,从我大姐结婚开始,每个女儿出嫁,除生活必需品,陪嫁的没有,只有一笔创业基金,父亲一生,对事业无比热爱追求,奋斗足迹始于湖北随州,兴于河南漯河,孝感,终于武汉,他亲手打造的缝纫机事业,在全国缝纫行业名列前茅,声名赫赫。家乡的基础建设,捐资修建水利工程和周氏祠堂,重建土地庙,对家乡故土的热爱,一片拳拳之心日月可鉴。
图片发自简书App2018年1月20日上午7点50分,我的父亲耗尽最后的心血,带着对亲人无尽的眷恋,离开了我们。我们永远地失去了我们最敬爱的人,我们的父亲。 感恩我们的父亲,用他光辉的人生历程,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人生财富和“坚强、勤奋、诚信”的奋斗格言,这是我们永远的财富,也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动力。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们的父亲在一个冬天的清晨安详地离开了我们。我们相信他老人家一定会在极乐世界,默默地看着我们,保佑我们。在父亲病重和逝世期间,很多亲朋好友,不远千里,千辛万苦,百忙之中过来看望和祭奠,感激之情,一言难表。谢谢你们,我们的父亲在天堂里有你们的祝福他一定很欣慰。愿父亲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