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雍正回宫,因为白天光着脚耕地而严重冻伤,李德全看着心酸,一番劝诫后命人传太医,却被雍正制止,遂吩咐人去拿冻疮药膏。
乔引娣因之前和小太监聊到雍正的一些往事,又看到他深夜回宫,冻伤后仍然挑灯看奏折,也渐次改变对其看法。
河南乡试在即,考生们在田文镜府前聚集,田文镜让他们都回去老老实实地读书,拿出自己本事去考功名、中举人。但是,却不料一位名叫张西考生质问他“中了举人干什么”。
田文镜顿时恼怒,斥责其连中了举人干什么都不知道。结果,该考生以康熙四十八年几位中进士为官的大臣为例,表示他们最后都被田文镜给参了。
与此同时,前去直隶上任的李绂路过河南,顺道看望田文镜。叙旧之际,田文镜与下属吩咐将先前质问的考生功名劾去,李绂便从中调和。
随后,与李绂沟通中,两人因此事势不两立,就此分道扬镳。得知此事的胤禩与门下众人商议,有人觉得这是拉拢清流的机会,但胤禩却告诫众人谨慎处理。
不久,雍正收到参奏田文镜的折子,与众臣商议,最终决定派弘历前去调查,刘墨林协助。
……
河南乡试危机中,从李绂到田文镜,从乡试考生到朝廷大臣,从弘历到雍正,我们看到了不同员工、管理者和领导者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和解读,其中最重要是雍正将弘历派往河南调查一事。
对于田文镜、对于李绂、对于与大清,河南乡试考生罢考是危机,但对于雍正来说,却从中看到了机遇,给到了他一次考评接班人的绝佳机会。可以说,在这一事件中,自始至终,雍正的目标都非常的明确。
因为有了目标,雍正亲自下地耕种,哪怕冻伤双脚也欣然接受,因为这样可以更好地推行整顿旗务。同时,也让乔引娣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雍正。
而在河南乡试风波中,当乡试考生与众臣都在纠结于田文镜的“对与错”时,我们看到雍正一直不做评论,但却做了两件事:
一是派弘历前去河南了解情况,
二是听大臣们不断讨论田文镜,直到将话题转到新政上来。
两件事情中,雍正都在观察机会并等待时机到来。
对于管理者来说,在企业日常管理中,问题无处不在,但要从问题中不断发现机遇并耐心等待时机,却并没有太多人能够做到,而雍正在河南乡试风波中,给了我们很好地启发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