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船员伙伴们,大家早上好。我是船长,欢迎收听今天的晨间导读。
在前两天的晨间导读里我们完成了一张关于自我的乔哈里视窗,大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我们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的差距。从而引发了小伙伴们的思考,觉察和反思。很多船员表示“我一直全心陪伴孩子,但是孩子居然还是觉得我爱看手机”,“我觉得自己一般情况下还是挺温柔的,孩子居然觉得我容易发脾气”,还有些船员表示“我平时很忙很少能够关注到孩子,可是孩子眼中的妈妈却是很温柔有爱的”,不禁让自己很是感动。
近几年“原生家庭”成为一个热门词汇,豆瓣上还有个讨论小组名叫“父母皆祸害”,大家聚在一起吐槽父母对自己造成的伤害。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随着时代的进步,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和安全需要以后,大家越来越多的开始追求情感需要、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我们进行自我觉察自我实现的路上我们经常会卡在某个地方,而我们卡住的部分往往都能在童年经历中找到影子, 在我们自我形成的过程中,原生家庭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也会发现我们在对待孩子的时候像极了自己父母对待自己的样子,虽然这种感觉这种方式曾经是小时候的我们非常反感甚至暗暗发誓长大以后绝对不这样对待自己孩子的方式。于是我们就困在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困扰中走不出来,开始吐槽原生家庭吐槽父母都带给了我们的伤害。
童年经历过的一些非常强烈、痛苦的经验感受,往往使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影响一生如何待人接物的重大决定。比如一个非常漂亮、品学皆优的女孩子,找对象的时候总是找条件比自己差很多的男孩子,相处一段时间,又很难勉强自己而分手。原来,在她六岁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为了养家不得不做几份工作。有一天晚上,母亲还在工作,她一个人回家,看到漆黑的房间,冰箱里什么吃的也没有。这种孤独凄伤的感受如此刻骨铭心。从此她做了一个决定——绝不要被人抛弃。所以她找对象的时候不敢找和自己一样优秀的男孩子。这些潜意识中产生的“隐形的内在誓言”,常在当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上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不同的家庭塑造不同的自我,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经历着躯体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个体主要是从自己的身体、衣着、物品、以及家庭和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来作自我判断,从而表现出自豪或自卑的情绪。第二阶段主要从自己的名誉、地位,社会中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等方面来作自我评价和判断,表露出自尊或自卑的自我体验。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对自己智慧、才干、自己的道德水平的方面的评价和判断,从而产生如自我优越感等自我体验,追求政治上的、事业上、道德上的上进和发挥自己的才智。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正是一个人人格成长的过程,忽视了每一阶段的健康成长,都会给人带来终生的遗憾。
今天的打卡中希望大家可以书写自己的人生传记,思考几个问题1.你从小最需要的,而最没有得到满足的一些心理需求是什么?2.你从小常常有的一些负性情绪是什么?3.你最难忘的事情有哪些?4.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怎样的人生传记?希望大家能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发现到底哪些人哪些事对自己的影响比较大,又对自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感谢收听今天的晨间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