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共创学校体育未来

——从首届学青会科学论文报告会看学校体育发展

  南国之秋,八桂大地,青春脉动。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正在广西举行,伴随学青会举行的还有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在竞技体育身体与力量碰撞的同时,也为学青会带来教育和思考的火花。

  11月6日到7日,为期两天的科报会以“服务强国建设 推进新时代青少年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行学术交流、政策对话、案例展示。

  这是全国学生运动会和全国青年运动会合并后的首次科报会,在深化体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本次科报会有哪些亮点?反映出学校体育发展的哪些趋势?

  关注点1 引导全社会更加重视学校体育

  除了往常惯例的学术报告交流,这次科报会特别设置了两个大会论坛和三个平行论坛,探讨社会关心和决策部门关注的青少年健康和学校体育领域的热难点问题,引导全社会更加重视学校体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要把体育精神的培育作为学校体育落实立德树人的重点任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于发友认为,在关注体育运动对提高学生体质,解决“小胖墩”“小眼镜”问题的同时,也应该重视体育运动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

  在“体育精神与中华现代文明”大会论坛上,专家学者围绕学校如何培育体育精神、学校体育对构建中华文明的作用和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为推动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

  “从最近5年的体育研究热词可以看出,学校体育研究从早期比较宏观的坐而论道转向现在以人为本的行动实践,研究领域越发落在人才培养上。”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社长万晓红认为,这是新修订的体育法把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后带来的可喜变化。

  在“学校体育学术研究动态与成果转化”大会论坛上,体育研究期刊的专家学者呼吁,学校体育涌现出许多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践经验,体育研究者应下沉到大中小学校,以丰富的实践调查和案例研究支撑理论创新。

  平行论坛是本届科报会首次安排设置的新环节,分别聚焦“体教融合”“健康第一”“五育并举”三个重点关注内容展开了深度研讨。

  “体教融合”如何完善体制机制,学生体能下降趋势如何遏制,“以体育人”如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走进任一会场,不一会儿,就会听到这些社会关注、当前政策聚焦的问题被热烈讨论。

  闭幕式上,《南宁共识》发布。《南宁共识》提出,体育的重大意义日益凸显;要全面提升体育教学活力,推进课程一体化、内容多样化、教学个性化、方法智能化,提升体育教学质量,配齐配强体育师资;要“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体教融合,让体育回归教育,让教育回归本源;在全社会掀起重视体育热潮,建立完善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激励机制,让健康第一成为共同坚持的教育理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