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为什么你总是觉得“没有时间了”?节省时间的方式其实是学习。为什么你“砍柴”而不肯“磨刀”?基于过程的记录,为什么迥异于基于结果的记录?一个人对时间的精准感知能力真的能训练得像特异功能?都是平凡人,为什么若干年后已有天壤之别?时间这条船,为什么只送心智成熟的人去往梦想的彼岸?绝大多数的成功与智商没有任何关系,所有的失败都与且只与时间有关。当你把时间花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相当于在他的身上倾注了你生命的一段,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反正,那个人、那件事都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不管最后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这本书从心智成长的角度来谈自我积累。作者通过自己职业生涯中遇到的事例,告诉我们:如何打开心智,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从而开启人生的成功旅程。
一切问题都是心智的问题
作者谈到了无法及时完成任务的尴尬,然后诉诸于时间管理,最后发现【时间管理】是一个虚假的概念。时间不会服从任何人的惯例,只会自顾自地流逝,我们无法对时间进行有效管理。既然我们无法管理时间,我们真正能够管理的,是我们自己。管理自己,最大的障碍,是我们的知识和经验。人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相左得信息或者概念,因为一个人已有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但这些知识和观念恰恰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解决问题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一切都靠积累。
我们用大脑在进行思考,然而我们思考的方式和结果往往受到上一次思考方式和结果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下一步思考的方式和结果。你的大脑不是你,你的大脑只是属于“你的”大脑。你的大脑不应该成为主宰,你可以控制你的大脑,这个主仆关系非常重要。为了更好地说清楚控制大脑的问题,作者引入了“心智”的概念,心智就是一个人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和经验的综合(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和思考模式)。无论正向还是反向,心智一旦开启,就会不断自我积累、自我过滤、甚至根深蒂固。人与人之间心智力量的差异,,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最终天差地别,需要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心智是祂的知识和经验的总和,包括祂的思考方法和思考模式。心智这个东西“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可以培养,可以发展,可以重建,甚至可以反复重建。
如何面对现实
现状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态,如若一个人的心态收到了影响,那么祂的行为和决策就会随之发生变化。今儿行为和决策的结果形成新的现状,再次影响其后的心态。如果一个人无法用心智控制这个过程,那么祂必然会沦为恶性循环的牺牲品。很多人甚至说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人对现状不满,希望尽快摆脱现状。一个人的现状越差,越想摆脱现状。但问题是现状是无法马上摆脱的。越是对现状不满,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烈,而这种欲望最终会让一个人迷失方向。因为无论你是谁,从本质上来说都无法摆脱现状——从表面上看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过去某一或者某些时刻的结果,而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未来某一或者某些时刻的原因。没有人能够摆脱现实的束缚。这里所说的某一或者某些时刻,更精确地说是“某一或者某些时刻的选择”,你的现状取决于你的选择,所以一切的关键在于“主动选择”。对现状不满,急于摆脱现状,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落入的陷阱(尽管偶尔也是少数人真正的动力)。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不需要常常觉得苦(这回让人忍不住顾影自怜,浪费精力与时间),而要想办法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情绪——快乐也是一种本事(关于【快乐】,我会把它作为一个专题去讲。这里提示一句:可以借助游戏化手段,参考书籍【游戏改变世界】)。
既然现状无法马上摆脱,那么急于求成的心态只会导致一事无成。期望速成,从微观层面上来说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人希望自己得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性。第二个原因,也是浮躁的根源,就是很多人不懂“有些阶段是无法跨越”这个道理。总的来说,一方面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一方面自我满意度不断下降,这样会出现一个逐渐增大的落差,也是导致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急于求成的根源,也是一个人不快乐的根源。出路永远存在,但这条路只有一个起点:接受现实。
既然速成不可能,那该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字:换(Exchange)。欲望从来不会削减,只会增加。大多数人之所以会浮躁,是因为它们一无积累(或者积累太少,几乎无法兑换到任何东西。),二无方法和经验(所以求而不得,导致对自己满意度不断下降)。与此同时,“我要”的欲望往往因为无法获得而熊熊燃烧,情况恶劣的是,那欲望之火甚至可以烧掉他们所有的精力,以至于占用原本可以用于达成目标或者投机的时间,这样就会陷入死循环无法摆脱。生活本就如此,你想要什么,祂偏偏不给你什么,摆脱这种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我能换的东西。
思考题:把那些“我要的”和“我有的”都列出来,然后想想怎么去兑换。(P35)
很多人行动力有问题的原因在于“追求完美”和“害怕未知”。
完美不存在。越是能力差的人,越有那种非常不现实又机器虽弱的完美主义倾向。他们不现实,是因为它们不懂。所谓的“做不好的事情我就不做!”,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脆弱。这类人所说的“做不好”,其实是“不能一下子做好”。如果做好的基础能力还不具备,那么就不可能一下子做好,因此不要想着一次做好,而是想着尽可能去做“完”,然后再说“美”的问题。
未知永远存在。为了进步,我们必须面对未知。“我/存在”是我们可以知道的全部内容,除此之外,其他的都可以定义为未知。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事实:未知永远存在。然后,我们只能不断去适应“在未知中前行”。一个有建设性的建议是:当有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可以把它记下来,然后继续前行。
面对现状的策略:接受现实,主动选择。接受现实已经说过了,之后就是主动选择的问题。主动选择就是选择“和时间做朋友”,和时间做朋友的方法很简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怎样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核心只有一个:看它是否现实。
几乎一切愚蠢的行为都来源于否定现实,逃避现实。只有接受现实,才有可能脚踏实地,避免心浮气躁和好高骛远。这样成功的定义可以是: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并在最后期限到达之前漂亮地完成。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所有的结果就会随着时间进行累计,产生复利效应。时间是现实的人的朋友,是不现实的人的敌人,时间不是故意要这样做,只是事实如此。
估算时间与拆解任务
对于一个新的任务,首先要做的就是估算完成时间。但是对于很多任务,你无法准确估算时间。为什么人们总是错误估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呢?因为大多数人在执行任务之前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步骤,那就是分辨任务的属性——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有些任务是你所陌生的,那么在执行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各种所谓的“意外”,其实它们根本不是什么意外,只不过是因为你对任务不熟悉,它们才会成了“意外”。只有完整地执行一次任务,任务的属性由“陌生”变为“熟悉”之后,才有可能顺利解决这些“意外”,估算也会更加精确。
估算完成时间之后,我们需要的是关注步骤。所谓“三思而后行”,指的是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考虑的三个方面:内容(WHAT),原因(WHY)、方法(HOW)。任何任务都起码具备三个属性:何事、何因与何法。大多数情况下,这三个方面中最为关键的实际上不是内容,也不是原因,而是方法。因为任务的内容和原因常常是不言自明的,而方法并非唾手可得。思考方法需要从领悟内容入手,不停地拆分、拆解任务,而且越具体越好,直至每一个小任务都可以由一个人独立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对任务的每一次“具体化”和“细分拆解”都要反复问“原因”,但这还不是很难。一旦拆解的过程完成之后,还要认真思考每个字任务完成的每个阶段的具体步骤,越具体越好。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方法】去反复拆分任务,最终确认每个字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功课。这样的习惯,会让一个人变得现实、踏实。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计划。所有真正执行到底的计划,都是因为其目标显示可行。一个简单直接的对于是否显示可行的判断标准是:第一,已经有人做到了;第二,我和那个人没有太大的差距。对于一些事情,往往是我们不怎么熟悉的,它们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我们更常面临的尴尬是:如果不开始邢行动,就根本无从判断目标是不是确实可行;或者反过来,目标是不是确实不可行,于是往往只有开始行动之后,才有能力做出合理的判断。计划固然重要,行动更为关键。如果想做事,当然要行动。行动是改变自己的众多方法中最为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很多时候,只要开始行动,即便没有计划,往往也会有收获。但是反过来,缺乏行动的计划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你真的想改变自己,那就一切从简——找一个你觉得应该会带来该改变的任务,然后去做就是了。
关于执行
什么时候开始行动才好呢?比“越早开始越好”更加切实的答案是“现在就开始”。所谓的做事拖延,不是拖延着做事,而是拖延着不开始做事。每一个拖延的背后都由一个欲望,从表象上来看是一种恐惧——无论是来自内部的,还是来自外部的。来自内部的恐惧在于:只要开始做事,一个人就要面临做错,做不好的风险。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这是现实——无论何人无论何事。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那肯定不是在做事,而是在做梦。做事情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困难,事情越有价值,困难就越具规模。遇到困难的时候,心平气和地面对就好。因为这只不过是生活常态。有四个字颇具道理并且值得相信——勤能补拙。不过,真正相信这四个字的前提是“接受现实”。否则,这四个字根本不具任何意义。来自外部的原因在于: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反馈)。
如何面对困难呢?一切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答案是:回避困难。任何一个任务都可以划分为两部分:相对简单的部分和相对困难的部分。合理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迅速完成简单的部分,把省下的时间用在困难的部分的处理上。但是事实上来说,很多人更加愿意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简单的那部分事情上。人做事的动机往往来自于两个既然相反的原因:奖励与惩罚。人们常常希望得到奖励且害怕接受惩罚。然而,接受惩罚玩往事积累经验的起点,甚至是唯一的起点。拖延的人不是不做事——他们做事,甚至做很多事;拖延的人并非不努力——他们会花相当长时间去做事,但做的只是很多简单的事情。如果不能控制这种回避的倾向,再多再好的任务管理技巧都是无效的,因为任务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通常是因为重要而困难,也因为困难而重要)永远无法完成。除此以外,任务的绝大部分都是无趣的,所谓有创意的部分,往往不会超过1%。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串行并行问题也是必须考虑的。最直接的方法是:尽量把两个任务并行。这需要养成一个习惯——把要做的事情用纸笔记录下来。把任务落到纸面上,就会比较容易分辨哪些任务是简单机械的,那些则是需要非机械的。然后尝试把一个机械的任务和一个非机械的任务搭配起来完成。并行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执行者足够了解需要并行的两个任务,且对自己有足够清楚的认识。
三个需要养成的习惯
在执行过程中,两个需要养成的习惯是:第一,每天记录时间花销;第二,每日制定时间预算。在开始一天的活动之前,花费一刻钟到半小时仔细制定当天的时间预算绝对是必要且值得的。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制作一个列表,把今天要做的事情列出来,然后尽量只做真正重要的事情。当然,这个列表必须随手可及。判断一个任务是否【真正重要】只哟袼标准:这项任务的完成是否确实对完成目标有益。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加上一个条件:半衰期较长(在公众号后台回复“重要”,给你看一篇文章,告诉你什么事情是“真的重要”而非“显得重要”。)的事情。
想要加快执行重复任务的速读,还需要养成一个习惯:只要在遇到重复性任务的时候先做完一次,然后马上总结、整理、搞清楚流程。再靠进一步时间去优化这个流程。这是提升效率和减少失误的重要手段。
预演与验收
需要执行的任务越重要,这种预演就越关键。只有经过大量预演或者练习,我们才能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出色的发挥。就比如作者在任何一次演讲的准备极端,会花大量时间考虑自己的每个观点,每个案例,甚至每个句子可能引发什么样的理解和反应,然后逐一制定对策。
最基本的验收机制是对终极结果的,部分有经验的人因为在做事情之前总是更加关注步骤,并且按照要求将任务尽可能拆解成若干子任务。所以,它们可以为每一个捕捉设计相应的验收机制。我们不管遇到什么任务,都应该对其认真审视,同时对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且想办法回答:怎样才算“做好”?如果能把任务精确拆分成若干子任务,那么确定“做好”的标准往往更加容易达到。因为每个子任务的验收标准已经自然存在。只有那么一条:“如果这个没做好,下一步无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