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你是不是经常在某件事情马上到截止日期了,会产生紧迫感,然后为了完成这件事情,你开始全神贯注的工作,其他事情都打扰不到你。

这么看来,你肯定觉得还挺好的,可以获得短时间的专注红利,有助于高效完成工作。

但是,长时间处在这种匮乏心态中,它会让我们只关注紧急的事情,而忽视重要的东西,进而进入稀缺的恶性循环里。

首先,什么是稀缺呢?《稀缺》一书中提到这里的稀缺不是客观上的物质稀缺,而是指一种稀缺心态。

《稀缺》中指出稀缺会产生四种危害:

                                 管窥效应

就是通过管子看东西,这时只注意到管子里面的东西,而忽略了管子外面的东西。通常形容一个人目光短浅。

当我们面对稀缺时,我们就更倾向于把注意力集中在最紧急的事情上,往往忽视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它会改变我们做出决策的方式,比如我们平时早上会习惯性地去跑步,但最近工作繁忙,我们可能觉得跑步也没那么重要了,赶紧先把事情做完,少跑几天也没什么影响。

但是从长期来看,对身体的投资是最重要的,在这种稀缺状态下,我们就会很容易做出损害长期价值的决定。

                                    借用

稀缺还会导致借用,透支未来资源。比如说时间上的借用,这周没做完的事情拖到下周,下周的事情拖到下下周,这么一直拖会长期处在稀缺状态里。

                                没有余闲

稀缺会导致没有余闲,即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空间。书中一开始举了一家医院手术室不够,经常弄的医护人员手忙脚乱,长期存在医护人员加班,医生误诊现象。

后来在一个顾问的建议下,专门设置一间备用的手术室,用来应对突发性的手术,这才让医院慢慢进入有序中。

                          引发带宽的不足

当我们处于稀缺状态时,我们的计算能力、关注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和抵制诱惑的能力会下降,经常会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

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摆脱稀缺状态呢?书中给了我们三种方法:

                                节约带宽

生活中,我们要减少需要做决定的琐事,权衡的思维越少越好,不要为了几块钱斤斤计较,也不要为了省几块钱去浪费大把的时间,不要老想着自己缺东西,而要把注意力放在真正值得的事情上,集中在可以长期积累的事情上。

                               留有余闲

再没有钱也要留一小部分出来投资,可以定期储蓄,也可以投资在学习上,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认知水平,尽量不要透支、不要借用。

时间上,当天的工作当天完成,时刻要记得未来还有未来的事情要做。

别把自己的工作排的太满,按时休息是让自己保持持续高效必须要做的事情,定期让自己放空一会儿,无所事事一会儿,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它会拓宽一个人的带宽。

                              设置提醒

为了不忽视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我们需要设置提醒。

比如我们要健身,我们就要设置好时间提醒。我们要存钱,我们就要想办法让工资卡里的钱自动划出去一部分进行储蓄。

让忽视变成默许,这样就能自动地让生活慢慢地向好的方向发展。

我想大多数人或多或少有这种稀缺心态吧,为了避免它对我们造成影响,我们应该好好利用以上这三种方法,行动起来,一起摆脱稀缺心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