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到民营企业开展党建工作
岁月催人老,几度夕阳红。一转眼进入到2014年6月,我已经到了正式退休的年龄。陈书记和方主任都挽留我还帮忙干到年底,我婉言谢绝了领导好意。恰巧这时全资收购了源鑫公司土地、房产及设备的赤壁新纺公司,正准备在此进行5000万米梭织服装面料改扩建项目建设,想请园区推荐一名熟悉企业管理又能协调地方及周边关系的领导干部帮助项目推进,前期我因为全程参与了新纺的收购资产洽谈和后续相关手续的办理,该公司对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和处理疑难问题的能力很满意,总经理李营很希望我退休后到新纺去帮助工作。在园区党工委的推荐下,我被园区任命为新纺公司党委书记职务,又被推选为工会主席,退休后就直接到新纺正式上班。实际上也是圆我心里有一个梦想,希望我曾工作多年的针织厂能引入这一个好项目,把那块地方盘活起来,重现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卡车进出的兴旺景象。我看中了新纺的经营实力和发展前景,又全身心投入到新纺改扩建项目的推进中来。时隔八年我又来到针织厂办公楼遛了一圈,一至三楼已经被前面进驻的公司装修过面目全非,只有四楼会议室、总机房、档案室等熟悉的老地方,没有被扰动仍保留着残存的模样,在夕阳余晖映照下,睹物生情不由得有许多联想,人生的轨迹仿佛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推动着,漫游四方又转回到原点,真是天意不可测也。
来到新纺公司后,我立即投入到5000万米梭织布服装面料改扩建新项目的基建工作之中。因为原针织厂(也是后来的源鑫公司)厂房是按照针织产品工艺路线设计的,现要改造成梭织布印染线(就是业内人士所说的长车),厂房结构、上下水管道、排污管网、供电系统都要做大的调整,还要新接入燃气和蒸汽管道,新建大型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刚铺开摊子,就碰上“拦路虎”,公司邻近自然村的少数村组长以保护环境为名,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村民闹事阻工,其目的是要在企业工程建设和未来生产经营中捞取不合理和非法利益。他们故伎重演,提出一系列不合理的要求,大有“此树是我栽,此路是
省党史研究室主任何光耀(左四)赤壁市政协主席宋慧宇(左五)来新纺视察
我开,要想在此混,先把码头拜”的霸横架势。我 顶着“村霸”的漫骂、威胁、恐吓,以及聚众堵住厂门、联名上访的压力,依靠蒲纺工业园区、陆水湖办事处、荆泉公安分局和桂花树社区,坚决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推进项目的建设与落地。其中的艰辛与努力,斗智斗勇,协调配合的曲折过程,如不吝笔墨展开可以写一部中篇小说。在赤壁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蒲纺工业园区和市直有关部门提供各种帮扶措施与不断努力促进下,新纺纺织有限公司经过近三年的项目建设,经历停产搬迁、设备选型、安装调试、管线安装,终于在2017年5月正式投产。赤壁市为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投入资金重修了桂花树道口至居民社区、原铁路涵洞至厂区的道路,用沥青刷黑了路面,安装了新式照明路灯,修整了人行道,厂区和居民小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到2019年12月份,当月印染布入库产量突破了400万米,成为中南地区大型印染企业之最。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我与公司管理团队总经理李营、厂长杨博、副厂长陈庆华、总调度张国培、办公室主任兼人事经理高玉秋(女)、包装检验主管何建平(女)等人密切配合,在抓产量质量逐级上台阶的同时,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发现基层中的好苗子加以培养,充实班级管理骨干,发展新党员,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工会活动开展,工作成效在蒲纺工业园区民营企业中位于前列,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和组织观摩。退休后我在新纺印染工作了近六年,2020年初,我辞去所担任的各项职务,应儿子儿媳的请求,与老伴曼丽一同去上海照顾孙女。临别的我推荐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六米桥社区原主任张艺霞接替我的岗位。在今年疫情后员工返厂复工过程中,她不负众望,与政府和防疫部门积极联系,办理有关证照,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企业在艰难时期复工复产作出了新的贡献。
俗话说“狂风吹沙始见金”,我并不认为自己就是一块闪光的金子,但是在蒲纺从军工企业到国有大型企业演化过程中,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改革转轨进程中,从蒲纺发展的鼎盛阶段到逐渐衰落艰难探索历程中,我作为一个实践者、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对这块深藏于莽莽群山之中的三线工厂,荆泉山沟里那片曾经军号嘹亮、机器轰鸣、青春勃发,群星灿烂的热土,有一份难以割舍的复杂情感。她曾使我热切地向往过,自豪过,奉献过,担忧过,伤痛过,一路跌跌撞撞,一路顽强拼搏,一路砥砺前行,一路艰难探索,一路耕耘收获,是我人生旅途一幅青春靓丽充满着生命张力的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