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高度关注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作为家庭教育关键环节的家长一环够不够强。
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可如何提升家长的格局又不是一时三刻的事。每一个家长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成为家长的那一刻,家长与孩子是一样的,对未来的一切都是现学现用的。
要想在家长这个身份上做的够好够强,就要不停地学习,以小学生的心态终身学习,陪孩子一起成长。
今天继续分享《家庭教育口传书》——一本我被序言吸引的书。
拔苗助长
春天里,一个小男孩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于是他便把蛹捡起来带回了家,他想看看蛹是怎样化为蝴蝶的。 几天之后,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却没有出来,身体好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似的。 小男孩看着看着,心里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忍之下产生了助蝴蝶一臂之力的想法。于是他便拿起剪刀把蛹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 但是,这只未长成的蝴蝶过了几分钟之后身躯就变得浮肿,翅膀也慢慢地瘪了下去。它已经没有任何束缚了,但是它苦苦挣扎了半天,最终还是没有飞起来,不久就死去了。
真正的教育方式应该是按照孩子的成长发育特点,尊重孩子的兴趣,稳扎稳打,分阶段进行。 一切教育都是从我们对儿童天性的理解开始。——教子格言
凡事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任何不符合发展规律的做法都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当初进行现代学校教育的时候,有培养人的需要,也有提供大量产业工人的需要。而人与人不可能完全一样,盲目的实施教育标准化的做法并不科学。
我们现在需要的不仅仅是熟练的工人,还有大量的拥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一味地追求标准化,实际上是对标准化的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