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高度关注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作为家庭教育关键环节的家长一环够不够强。
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可如何提升家长的格局又不是一时三刻的事。每一个家长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成为家长的那一刻,家长与孩子是一样的,对未来的一切都是现学现用的。
要想在家长这个身份上做的够好够强,就要不停地学习,以小学生的心态终身学习,陪孩子一起成长。
今天继续分享《家庭教育口传书》——一本我被序言吸引的书。
被罚站的爸爸
一天,我去拜访一位朋友,当我按响门铃时,出来开门的是朋友妻子,客厅里再无他人。 我在沙发上坐下之后,问:“孩子呢?” “因为犯了错误,在卫生间罚站。”她说。 “那他爸爸在哪里呢?” “也在罚站呢。”说着,她向阳台指了指。 顺着她指的方向,我看见阳台上朋友站得笔挺,那副神情宛然是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学生,让人忍俊不禁。 “你犯了什么错误?”我走到阳台好奇地问他。 “儿子的错误就是我这个做父亲的错误。”朋友微笑着说。 “这怎么能混为一谈呢?”我觉得有些好笑。 “虽然我没有直接犯错,但也是有责任的。我没有避免和减轻儿子的错误,如果现在不及时进行惩罚,我就可能会将错就错,以后我就可能会让儿子犯下更大的错误,那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子不教,父之过”。中国古训如此,其道理也在于此。谁能为孩子的未来发展负责,唯有父母。父母是孩子的雕刻者、园丁、第一任老师、导师、设计家……这一系列头衔给予父母的绝不简简单单都是荣誉,更是责任!因此,在你高高扬起打孩子的手时,是否想到了这些称号背后的真正意义?
父母是天然的教师,他们对儿童,特别是幼儿的影响最大。——教子格言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诲与帮助,父母有义务也有责任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与基本的生存能力。
现代社会环境日新月异、千变万化,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陪孩子罚站只是一种方式,要使陪伴的效果更好,家长必须勤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