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碎片时间来写作
写作是我的梦想,可是现在,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家庭的,根本无法腾出时间来写作。我恨不得一天有48小时。
像我这种业余写作爱好者,不但要动手写,在写之前要有东西可写,那就要不断的输入了。比如读书,看新闻,收集素材,特别多事情要做。对于上班族的人来说,时间不够用,精力也跟不上。
很幸运,在知乎遇到了李享老师的《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写作》的课程。这节课程让我知道了怎么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这节课看似利用碎片时间写作这么单一的问题,其实,它是解决三个大问题的。
一、是时间管理的问题。
二、是动机管理的问题。
三、是精力管理的问题。
1.怎么管理自己的时间。
每天列出三件重要的事情,预算一下每件事需要多少时间,用本子或手机的便笺工具记录下来。
分清青蛙和蝌蚪。什么是青蛙呢?我们每天都有一两件不愿意做的事情而这件事情又很重要,这件事情就属于“青蛙”。我们还得考虑一下这件事跟上面的每天三件重要的事情是不是重合的。蝌蚪就属于日常的一些小事情,不那么重要的。
还有对要完成的有难度的任务进行切分。比如,写一篇文章之前,找找好选题,再找素材,然后坐下来写。这样把一个难的任务切分开是不是就容易多了?
2.怎么利用碎片化时间。
第一步,先想想自己有哪些碎片化的场景。比如:等公交、排队、吃饭等等。
第二步,这些场景可以做什么?是可以输入还是输出?我的碎片化时间就通勤路上,和在家做家务的场景,我把这两个时间都用来了听书,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李老师还分享了一个随时记录的工具,因为在外面,也要随时做好记录,用笔纸不能那么方便,我们可以用手机备忘录,或讯飞输入法,这个输入法可以用语音记录。当然,你也可以用你习惯的方式记录。
老师还分享了一个九宫格的方式记录法,相当于思维导图,老师说这个方法更有框架结构感。如果你习惯用思维导图也是没问题的。
我之前也想学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的,现在发现老师的这个九宫格对我来说,更有视觉效果。
3.拖延症的怎么办。
这就是管理内在动机的问题了。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拖延症的时候,这是因为我们要做的这件事情没有让我们坚持做下去的理由。
李老师给出的办法是woop四步法: 目标,好处,阻碍,计划。
我们想想当初计划要做这件事的目标是什么?这件事情完成后有能带给我们什么好处?是什么阻碍了我们执行力的?最后再一步一步落实到计划。
如果,原计划目标是写一篇两千字的文章,那写完这篇文章后,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可以发个朋友圈,开心一下,可以发到自己的平台或投稿赚取收益,从而增加自己的收入。有这么多好处,走是什么原因阻碍了我们没写呢?是因为没素材、没选题、还是别的原因。找到阻碍的原因把它扫除掉,再按计划进行。
如果真的是懒得动的话,老师给出了一个5分钟热身法,我也觉得好使。比如,写文章没有素材要找素材,就找5分钟,5分钟后,想干嘛干嘛去。不想读书,读5分钟,想干嘛干嘛去。这样你不是什么也没干的,你是干了5分钟的,也不要小看这5分钟,只要坚持,同样有收获,不信你可以试试。
4.精力管理的问题。
如果是我们精力不足,这个问题对于写作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我就是从小身体素质比较差的人,我每天必须要有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才能让自己集中注意力来学习写作。
李老师也给出了四个方法,简单又好用。
第一,冥想,(观察自己的一呼一吸)。
第二,番茄钟工作法,学习25-30分钟休息5分钟。
第三,正确的休息,娱乐不等于休息。(这里要注意,不是学习工作了30分钟,5分钟刷抖音,这样不是休息。这5分钟的时间可以做第一个方法,冥想。)
第四,注意运动和饮食。运动做一些有氧运动,瑜伽。我就是每天坚持做瑜伽,每次练习完身体都有一种舒适的轻松感。饮食以清淡为主。
掌握好以上的时间管理方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利用好每天的每分每秒了。有句话说得好,“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再好再高效的方法都得在生活上去践行才能行之有效的。如果不去实践,再好的道理知道也等于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