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在《读书的艺术》中写道:“或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佳茗一壶,哲学、经济、诗文,史籍十数本狼藉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所之,取而读之,这才得了读书的兴味。”
原来林语堂的冬天,是读好书的兴味。
闽南的冬天常有艳阳高照,身体强健者还时常穿着短袖,但最令人难以忍受的却是阴冷潮湿的冬日。就像今天,突然的降温和雨水的造访,打乱了冬日锻炼的步伐,只好宅在家中。本以为束缚于这方寸之地,倍感百无聊赖,而恰巧读到林语堂先生的这段文字,让匆忙的脚步暂停,却涤荡了心灵。身体暂时不能到达的远方,灵魂却可以跨越千山万水,思想更是可以出圈跨界。
平日里,我读的较多的是文学书,古今中外皆有涉猎,特别是“大块头”的长篇小说就是我的最爱,因为我喜欢看人物纷呈、情节复杂、故事跌宕起伏的中外名著,从这些小说中读来甚是酣畅淋漓,快意恩仇。但有时因为沉迷其中,心中也难免随着人物的心情“转山转水”,颇为心累。
而且,经常只读同一类的书,不可避免地知识面会比较狭隘,尽管大文豪都是大杂家,都涉猎各个方面,但对于一个文科生而已,大学毕业之后想要重新学习理科知识,内心往往是挣扎的,总会自我设限。但是,今日阅读了林语堂先生的兴味,刹时明白了原来一个人生活有趣,灵魂必定是灵动活泼的,而饱览群书就是标准答案。
对啊,生活本不应该被设限,就像一个人的能力不应该被低估,眼光要长远,就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知识都需要被事先储备好,如此一来才不会陷入“书到用时方恨少”地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