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314,8-19下,离娄章句下19下》
今天是丁酉年乙巳月壬子日,四月廿九,2017年5月25日星期四。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几希的道理,并不好懂。为什么说人和动物的区别不在某一点上,而是每一点都有区别。这种区别是整体性的,不是局部性的,为什么?
孟子举舜的例子说明几希的道理是怎样来的,两个字:明和察。
明和察的范围不简单,明于庶物,指的是万事万物的理,舜都经过博学详说的学习积累的过程,掌握其结构特性和道理;察于人伦,更不简单,通过前面那样一番博学详说的学习过程之后,再深入到人文世界中,建立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结构。虽然动物也有爱和敬的秩序结构,但自舜起,中华民族的社会伦理秩序,则有了五伦——父子相亲、君臣有义、长幼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
为什么说“由仁义行,非行仁义”呢?首先,不能把仁义当成某一物来用,所以说“非行仁义”。
那么,仁义,是?什?么?
如果说立爱立敬就是仁义,这是说不通的,虎狼是禽兽,虎狼父子之间也似仁,蜜蜂蚂蚁的群体结构也秩序井然,似义。如果以爱敬作为仁的标准,显然立不住脚。
《中庸》给出了答案:“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仁、诚知、诚勇,才能做到亲、义、敬、别、信。这绝非简单的事,更不是容易的事。做人不简单,也不容易,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不简单和不容易,不是庸俗化意义上的不简单不容易,从人文意义上上,从文化意义上说,做人不简单不容易。
有人说,因为人能够做到,而动物做不到,这是人和禽兽的区别所在,这个推论是没有出息的,简单化的一种理解。
人和动物的区别分为两个层次,浅层次的区分是从能力角度,也就是人独能而动物不能的天赋才能;第二个层次则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角度而言,就是人为自己立法,人为自己建立伦理道德,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的原则,使人生来有所教化,懂得自我约束,懂得尊重和羞耻。
虎狼父子之间,也有爱敬,但那只是姑息之爱;蜂蚁族群也有等级分工,不过是以威相制,以利相从。虎狼蜂蚁没有人类世界的伦理道德教化,没有自我立法。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动物的秩序是可以通过激励和惩罚高效建设的,跟我们平时可见的训练一条狗有什么区别吗?
这即人禽之辨。通过人禽之辨,再延伸到华夷之辨,就很好理解了。
中国文化对做人二字的分量下得很重,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凝聚其中。
做人二字,即《中庸》所论的中正不忒之性。对于人之为人的使命感,一肩担当,天地之间,就做赞天地之化育的担当。
仁,就是人啊。
从做人出发,而非用仁义装点自己。这是“由仁义行,非行仁义”的意思。
人为自己立法,反求诸己,立志做人。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离娄》南怀瑾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