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丽 焦点网络高级一期 洛阳(18.7.31)持续原创分享第435天(春雪原创分享第569天)坚持读书打卡159天
这两天做了三个咨询,总共近六个小时,收获如下:
1、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是尽了全力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更好,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其实也在尽力让自己更好,也许在外人看来,当事人还不够好,那也只是因为外人是“外人”。记得曾经有这样一个脑筋急转弯:针扎在哪个位置,不会太疼?答案是:扎在别人的身上。“站着说话不腰疼”,从旁观者的角度,以旁观者的标准,永远无法衡量当事人感受!
2、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两个高三学生的咨询,让我看到了咨询的意义和价值。假如您是高三学生家长,通过咨询,孩子的状态有了调整,对自己的学习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也更加明确,而且找到了可以改变的路径,您愿意咨询吗?
3、孩子的学习牵扯着家长的每一根神经。遇到孩子学习退步,甚至厌学,家长怎么做?教育?吵?骂?打?不管?家长是否想到:也许家长改变了,孩子学习态度也许就会改变?孩子的命运也许从此走向不同方向?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4、平时您常和孩子沟通吗?是“沟”了,“通”了吗?更多的时侯,家长和孩子沟通,是带着嘴巴,外加一颗随时评判的心,根本没带耳朵,所以,家长只在自己框架内描述或勾勒孩子的思想和行为。这种情况下,冲突是难免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