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要求:针对自己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如拖延症、不会提问等),根据【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这门课程的相关内容,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形成并检验自己的问题应对原则。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展示自己能够完成 “界定问题一分析原因一形成原则一检验原则一遵循〞这一原则导向型学习流程,进而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1)我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是什么?(作答要求:选一个自己的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如拖延症、不会提问、不会批判性思考等,详细展示)
反复出现的问题:遇到大量且有难度的任务就会不想做,学习越发觉得乏力。
上完一周的高数课,我感到压力越来越大,先是难度陡然上升,然后是课后作业也变的又多又难,感到力不从心,没有学习的欲望。
(2)针对我的上述学习问题,基于课程知识,我形成了什么原则?(作答要求:基于课程知识,找到自己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形成应对原则;脱离课程知识分析原因,意味着缺少理论支撑)
问题的原因:外部原因是课程难度突然的提高,部分老师为了赶进度甚至上的比平时更快。但根本原因是自己临近期末考试周没有及时调整学习状态,导致学了但没完全学懂。
应对原则:对于突然出现的大量定义要理解贯通,并且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并且对错题进行整理。
(3)我是怎样检验上述原则的?(作答要求:展示自己检验原则的具体过程,要求有时间、地点和具体的原则,说清楚自己之前的做法和优化后的做法,并说清楚原则检验结果等)
时间:5.17上午
地点:厚学209
具体的原则:避免受到别人干扰,大部人会选择与学习无关的事,要做到心无旁骛,是自己一直处于学习状态。
优化前:对学过的知识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继续学习越来越难。
优化后:这节课老师临时有事,请一位数学好的同学给我们讲解期中考试的题目,于是很多人各干各事,但是这是一次巩固复习的好机会,我系统整理解决了错题,也还梳理了前几个单元的知识体系。
检验结果:对过去的知识理解更加深刻,又重新充满学习动力。
(4)如果原则有效,我还想怎样用上它?如果原则无效,我该做出怎样修订? (作答要求:如果原则有效,要说出下次原则应用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如果原则无效,说出修订后的原则及检验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下次原则应用
时间:5.17晚自习
地点:厚学412
方法:先看整理的笔记,再做每章的单元测验
总结:学习是要循序渐进的,困难总是存在,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可以及时解决问题。
本文是【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课程作业,作业类型是“原则形成报告”,指导教师为张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