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不放假,我还得陪“领导”去武汉,来来回回坐了4趟动车,包揽武汉、武昌、汉口三个火车站,这比起上班还是要更累一点儿。不过,细想起来去过总归还是比没去过强很多,毕竟是距离我最近的一个大城市。
在武汉的那几天我也没有闲着,早起后趁着小孩还在睡觉得赶紧替大家做个早餐。说实话武汉这边的饮食习惯还是挺特殊的,主要是面窝、汤包、水饺、烧麦、热干面、三鲜豆皮等等。虽然数目和种类都很繁多,但是制作起来没一样能够直接入手的,所以比起在家吃早餐,武汉人更愿意去外面“过早”。相比起来,我们这边的早餐就显得寒酸不少,至少在数量和种类上没有那么多花样。由于距离重庆不太远,在饮食上更加偏向川味,于是附近遍地几乎都是重庆餐馆。我们这里的人早起后和重庆人类似,通常会选择一碗(红油)素小面,如果想要奢侈一些就在面上面加些牛肉肥肠或者卤蛋干子,操作起来还是比较容易上手的。比起在外面过早,我们更加愿意在家里随便凑活一下,毕竟在家的花费还是少些。
既然来都来了,那就只能入乡随俗一点儿,我默默地跟着大家去食堂过过早。本打算买些面窝来蘸着小面吃的,但是它们这竟然只有米粉和热干面,根本没有什么红油小面,而且米粉也就剩下点儿酱油味,至于辣味那是一点儿都感受不到。为了不失体面,我只好硬着头皮再点上一份三鲜豆皮,淋上些陈醋将就一下吧。临走前我看到大家还都提着大袋的馒头包子离开,突然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原来活着真的很艰难。
我们对待食物有两种方式:一.让自己改变食物;二.让食物改变自己,不论选择哪种,都是他们的自己的选择。尽管我们无权干涉,但我依然不会轻易妥协,因为活着不就是为了追寻存在的价值吗?学会去改变周围的一切,让自己生活的更好,才是我们真正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