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柔然与魏国连续交战,为了击退蛮军,魏国举国上下大力征兵,规定每户人家都必须向前线贡献一名男丁。
河南商丘虞城县下面有一个叫尚义的小村庄,那儿有一户姓花的人家。户主花弧,原是旧战场上一名将军,他年轻时久经沙场,为国家出生入死,后在战斗中,腿部被敌人弓箭射穿,残疾后,他回家疗养。
花家一共五口人,父亲花弧,母亲袁氏,家中还有三个小孩。大姐花木莲,老二便是花木兰,还有一个幼弟花雄。
大姐虽较花木兰年长,但她生来比较文静,她的爱好是绣花,禁忌是不能看到蜘蛛。跟大姐相比,花木兰简直是个另类,她不仅与姐姐不一样,与邻居家任何女孩都不一样。她性格爽朗,活泼好动,不爱躲在闺房静养,反而喜好舞刀弄枪。由于花弧以前本身是一名军人,从二女儿身上,他仿佛看到自己身影,于是,也索性将木兰当男孩培养。木兰长到十来岁,父亲就常带着她到村外小河边练武,还教她骑马、射箭。
木兰年纪小小,童子功了得,她跑步飞快,一根竹竿撑起身躯就能爬上屋檐,至于家务上身,要逐赶一窝鸡鸭夜间回笼之雕虫小技,对她而言更是不在话下,只要振臂一呼,哪个牲畜胆敢不服?
若是做完了家务,又玩儿累了,她也会安安静静地看一会儿兵书。那些书都是父亲留下来的,虽然时代久矣,书面早已泛黄,这也阻挡不了小姑娘对精忠报国跃马横枪的向往。
这一天,征兵队伍来到尚义村,当报到花家名下时,花弧将军义不容辞跪地接旨,看到父亲弃掉拐杖佯装坚强却一不留神摔倒在地的狼狈模样,木兰心如刀割。父亲年迈,而且长年腿疾,身体早已不如从前,若真要硬着性子上前线打仗,恐怕凶多吉少,这一别,便再也没有团聚的机会。
接到征兵令,不日,就要启程去前线。
离别在即,一家人依依不舍,母亲担心父亲的身体,更是每日以泪洗面。
此情此景,木兰看在眼里,痛在心头,父亲伟岸如山,是整个家庭的顶梁柱。在这个动乱的年代,失去父亲无异于雪上加霜,彼时家破国亡,一家人也不可能再有生的希望。
如何是好?
不如替父从军,木兰有的是胆魄,有的是气量,也有足够的信心跟那柔然蛮夷干上一㐲。有了这样的想法,她即刻同父母商量。
父母开始是不同意的,但权衡利弊,分析形势,加上木兰去意坚决,且一再保证一定会完好无缺回来,最终,他们答应了女儿的要求。
经过漫长的跋涉,历经千辛万苦,木兰终于来到军中。在军营里,她还有幸福遇到了父亲当兵时结识的老友董将军,董将军一直对木兰比较关照。
由于木兰应征的是骑兵,那时的骑兵属最高级别,也因此待遇颇优,那便是他们有单独的营房,这就为木兰隐蔽女儿身提供了便利。
木兰武功底子优秀,又勤奋好学,懂得兵法,且英勇善战,在北魏与柔然军队的大小战争中,她多次立功,后来,她被封为大将。
经过十二年的艰苦奋战,北魏终于将柔然击溃,大军胜利回京。北魏皇帝拓跋焘亲自迎接英雄将领,并根据战功对一行人大肆加官晋爵。
当然,皇帝最欣赏的人还是花木兰将军。他有意请花将军担任护卫军统领,但木兰却婉言谢绝了,因为出关征战十二年,哪敌思亲意悠远?而今,她最想做的事,便是回乡看望父母双亲。
皇帝答应了她的要求。
木兰打了胜仗的消息传遍了全国,也传到尚义村。乡亲们听说她的事迹,族里族外,无一不兴高采烈,大家纷纷杀猪宰山羊,准备迎接这位旷世女英雄归来。
木兰也终于见到日思夜想的亲人,父母跟前,泪流满面。
木莲意会,拥她进入屋里,出来时,身上战袍已卸,取而代之的是亮丽清爽的女儿装。
跟随她一起回来的将士们再看到花木兰时,都被惊得目瞪口呆,同一营房,十年征战,浴血沙场,竟不知木兰是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