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曾经,以为戴望舒先生的这首《雨巷》是爱情诗,烟雨朦胧的巷子里,迷茫的、失意的诗人与那丁香一般的女子相遇,她如丁香一样迷幻美丽,香气馥郁,神秘愁怨,她眼神太息……
这个夏天的夜晚,再诵读《雨巷》之时,我突然意识到,曾经,我对于这首诗歌的理解太表面化,有些浅薄——
作者孤独、寂寥,独行无伴。那悠长悠长的雨巷也许是追求爱情之路,更多是人生的梦想、追求之路。青石板路上湿漉漉、黏糊糊,烟雨迷蒙无边,诗人渴望理想得以实现,但又内心迷茫。与如丁香花一般的“她”相遇,颜色淡雅,馥郁芬芳,然而又充满忧愁。“丁香”尚未开放时花蕾成簇不开,含苞未吐,恰似古代的扣结,像解不开的心结。因此被古人描述成愁怀郁结,难以解开,常被用来渲染忧愁烦闷的意境。
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个人遭受打击,心中远大理想被无情摧残的时候,他踟蹰犹豫,彷徨失措……其实,我们何尝没有经历这样的人生苦痛,人人皆在雨巷中,人人心中都逢着一个丁香一般的女子,如梦一般,迷蒙、凄婉动人…….
《雨巷》这首诗,戴望舒创作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正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