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断舍离》,是一位同事「断舍离」后赠予我。她在封面写到,愿你学以致用,越来越好。
于是乎,周末两天在家,我一边看书,一边体验“断舍离”的智慧。
没读此书之前,我想当然的以为,“断舍离”无非就是教人如何打扫卫生,整理物品的方法。直到看了这本书,才发现不仅是方法,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让自己更从容的处世态度,能运用在身心成长的各个方面。
一、何为「断舍离」?
断,即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即舍弃多余的、不用的东西。
而离,则意味着脱离对物品的执念。作者山下英子认为,断和舍是一种行动,而离,则是一种身心自在合一的状态。用作者的话来说,“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断舍离是一种动禅。”
二、为什么要「断舍离」?
我们现在的社会被无处不在的消费主义所包围,每年的“双十一”、“情人节”,商家无不用其极,试图用“折扣”、“流行”劝我们买更多的东西。
当我搜出家里的瓶瓶罐罐、冰箱中来不及吃完的食物、满满一个柜子的商品袋和一次性纸袋、快递的纸盒子时,我才惊讶的发现,这些东西是如何侵占到我的空间和精力。
我们就像是一条因为游动困难而喘不上气的鲶鱼,被困在自己制作出来的淤泥中,让我们无力动弹。
三、如何「断舍离」?
断舍离的第一步,就是先树立以“自己”为评判标准,而不是“物品”。
我觉得这个环节最令人痛苦。
环顾四周,我发现身边很多东西其实不一定能立马用上,甚至是明显的废物,比如外卖送的塑料叉子,买东西的包装袋、塑料袋,穿不上或是小时候的衣服等等。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尤其是我们的父辈经历过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往往都有一种“不花钱的东西也不能随便扔掉”、“也许以后还能用上”的心理。如果轻易的就丢掉,仿佛背负上浪费的罪名。
这恰恰就是作者列举的,三种扔不掉东西的原因:
1、逃避现实型——不愿待在家里 。
2、执着过去型——对过去幸福时光的留恋。
3、担忧未来型——致力于投资未来的不安因素。
大部分因为物质匮乏而不愿丢东西的人正是这第三类人。
对应的解决之道,就是观照自己的内心,把时间轴牢牢地锁定在「当下」,勇敢的把自己的感受作为评判标准,审视物与自己的关系。
四、身心的「断舍离」
我理解的「断舍离」,是一种幸福的减法,与最近几年大热的极简主义不谋而合,其流行的背后有着现代人对物欲横流的反思与警醒。
「断舍离」是一种人生态度,除了居家生活,还可以把这种核心概念用在「人生整理」。
信息爆炸,各种资讯每天都包围着我们的身心和大脑。
哈佛大学的李欧梵教授提到,每天可以抽一点时间去「面壁」,也就是在一个私人的空间里,静静地去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样,可以让自己不随波逐流。
古人常有禅修、冥想、闭关,而在习惯了信息无处不在的现代社会,似乎没有多少人还会有这种习惯。但其实,适当的隔绝外界信息,保持一段与自我对话的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
曾经有段时间,我经常失眠,于是尝试每天十分钟冥想。适当的让自己处于安静、无干扰的环境,让自己的大脑「断舍离」,就如同手机定期清理冗余内存一样,能让头脑腾出空间,进行更复杂更精妙的思考。
再比如,如今的屏幕时代,我们已经被手机、电脑所绑架。每天在拥挤的地铁车厢上,我观察到,基本上85%以上的人都在盯着手机,年轻人的比例基本达到100%。到底是手机用人还是人用手机?
前几年有人做过实验,可以几天不碰手机,实验结果是,几乎是不可能。
如果重新审视物与人的关系,并把自己作为这段关系的主体,对手机这个工具就会有更多的觉察。
我们没有必要不用手机,但是可以有意识的定期回顾、清理、整理下载的APP、视频、音乐、图片,尽量做到不让自己的心智过度被无聊的内容侵占,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自我的成长、与家人的陪伴,这是断舍离教会我的事。
五、从「拥有」的观念中解放
最好的「断舍离」,就是训练自己不断的接受自己,认清自己,最终顺从我心,成为能够信赖的自己。
张德芬在序言中提到,幸福,取决于我们和自己思想相处的能力。
「断舍离」的智慧,正是将我们对物品的态度,投射到了我们的内心。
从「断舍离」开始,正视自己的欲望,一步步脱离对「拥有」的执念,我们也能过上真正随心自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