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先秦理性精神
一、儒道互补
孔子不是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相反,而是把这三者引导和消融在了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之中。
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无论在今天看来,儒家思想中好的还是坏的,我们该批判的、该继承的,孔子在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和文化上的历史地位,已经是难以否认的客观事实。孔子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生活、伦理感情和政治观念,变成具体的,每个人都能用上的思想理念,而不是抽象的玄思。这种思想使情感不走向神话世界,而是抒发和满足于日常伦理,这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
儒家强调的是官能、情感的正常满足和抒发,是艺术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实用功利;道家强调的是人与外界对象的超功利的无为关系亦即审美关系,是内在的,精神的,实质的美,是艺术创造的非认识性的规律。
表面上看来儒家和道家思想是对立的,一个出世,一个入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避世,但反观这岂不是刚好互相补充而协调?如果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一个强调美是需要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性的,一个突出的是自然美,它们互相否定互相牵制,相反相成从而平衡。用一句话总结我认为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美的外在与内在。
二、赋比兴原则
最著名、流行最广的是朱熹对这一原则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关于“赋”受到人们的注意较少“赋”指白描式的记事、状物、抒情、表意,主要是记事。那么记事的说理文字怎么成为抒情性的艺术呢?很多作品成为文学范本的原因不在于其中的形象性,而是因为他们说理论正的风格气势,在遣词造句中表达出情感、风貌,使其成为审美对象的原因。
“比兴”都是通过外物、景象而抒发、寄托、表现、传达情感和观念。中国文学以抒情胜,但不是任何的抒发表现都能成为艺术。王夫之说:“小雅鹤鸣之诗,不道破一句”,这句“不道破一句”大概就是“比兴”的最大意义。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都是这个意思,如果我想表达痛彻心扉而只用“痛彻心扉”这四个字的概念,那所有人的理解也只能止于表面意思。如果用“比兴”的手法,那么这个“痛彻心扉”会根据每个人的情感渲染不同而得到不同的共鸣,这样的文字才具有审美效果。
三、建筑艺术
中国建筑,它不重在于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它不是一礼拜才去一次的灵魂洗涤处,而是能够经常瞻仰或居住的生活场所。
在中国古代文艺中,浪漫主义始终没有太多越过古典理性的范围;中国的建筑中,神秘的神学色彩也没有越过平实的现实生活。中国的建筑特点是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建筑物严格对称,方正,井井有条。中国的建筑是入世的、平易的、理性的、非常接近日常生活的。这种理性的意识构成了许多宗教建筑的审美基本特征。虽然中国建筑风格接近生活,比较平淡,但是许多简单的结构组成了复杂的的群体,带来的视觉冲击是与众不同的。印象最深的就是故宫和万里长城,内心震动到言语无法形容,这就是中国建筑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