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美好的早晨,被“暴力沟通”击碎。
那天早晨,我成功5点起床,并完成了自由书写。写到后来,我感觉到内心对自己的爱开始有一点流动。这种久违的感觉很久违,我眼睛都湿润了。在结尾处我写到:“美好的一天要开始了,我今天要穿裙子。”
六点十分,我开始叫他起床。随后我继续准备自己的早餐。在穿完衣服之后,他来到厨房跟我发脾气:“都怪你,现在已经7点半了,马上要迟到了。”
我向他解释,现在还不到六点半。他说:“那也还是怪你,你做饭耽误了时间,现在你还要穿衣服,我们时间来不及了。”
我说:“我们平时都是六点四十出门的,我两分钟穿好衣服出门完全不会迟到,你放心吧。”但是他已经听不进去,还在发脾气。
然后,我就发现我自己的情绪开始不受控制了。我抓住他肩膀使劲晃动了几下,质问他为什么要无理取闹对我发脾气。他一声也不吭,在忍受这个过程。
送他上学的路上,我还是气得要命。我压抑着愤怒“教育”他,说是教育,其实,口气和措辞都已经完全构成语言暴力了。他依旧一声不吭。
在愤怒指责他的时候,我的脑子里也闪过这样的念头:他只是小孩子,他没办法很好地控制情绪,一点起床气而已。多数妈妈都会很好地接纳孩子的起床气,有几个妈妈像我这样狠心的呢?难道不怕把孩子“骂”傻了吗?最后的结局我能承受吗?
但是都没用,我还是很愤怒,恨不得狠狠地打他一顿,让他永远不会再犯那样错误。现在,我没那样打他,我只有训他才不会让自己气到发疯。
2、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兵荒马乱的早晨就这么过去了。终于可以坐下来,我整个人瘫在椅子上我思考:
我做错了什么呢?为了晚上心无旁骛地陪他,我早早起床,写完文章。我还给自己做了一早晨的心理建设,本以为今天会是美好一天,可是我的好心情就这么被轻而易举地破坏了。
我每天都换着花样做不重复的营养早餐。他喜欢去学校吃,我也允许。可是他还能找到理由指责我。
怎么办?这种局面要持续到什么时候?不打不骂孩子,是我一直以来的目标,但是我好像做不到啊。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啊!
我开始微信跟老公叙述早晨发生的事情,向他说明我和孩子现在的状态。一边说,一边哭。
我老公发过来一个哭笑的表情。之后,他建议我放下自己手头的全部事情,全身心投入到孩子那里,观察一下效果再说。
看到老公的反应,我在心里感叹:这真是中年老母亲的孤独啊,孩子不能理解你,老公不能理解你,或者他理解你,但他选择以孩子为重。
总感觉哪里不对。
3、《非暴力沟通》教会我真正的倾听和理解对方的感受。
我所在的心理成长群,那几天正在打卡学习《非暴力沟通》这本书。那天学习的内容是《倾听的力量》,我试着用那些原则去对照自己早晨和孩子之间的事。
第一点我要试着倾听孩子。如果知道了他心里的准确想法,我可能就不会对他产生愤怒了。
他的想法我已经知道了:他特别想去学校吃早饭,担心迟到,才对妈妈发脾气。
可是,我还是做不到原谅他。自己本身就很脆弱了,我接不住孩子的情绪。
第二点,如果倾听没用,我可以尝试用不带暴力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一点我也做过了。我对他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妈妈努力想有个好心情,但是在一天的开始,就听到自己的儿子在指责我,我觉得很愤怒,也很伤心。
孩子依然不为所动,他觉得他的需求才更重要。按照书里的办法,问题好像并没有得到解决,最后还是两败俱伤。
紧接着,我在《充分表达愤怒》那一章看到一句话:
在表达自己之前,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如果对方还处于某种情绪中,他们就很难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哦,原来问题在这:当时儿子处于担忧中,怕来不及去学校吃饭,根本考虑不到妈妈的感受。原来我在表达自己感受之前,缺少了和他“共情”这一个环节。
书里还说:“一旦我们用心倾听他们,并表达我们的理解,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一般也就会开始留意我们的感受和需要了。”
因为我没有做到真正的倾听和理解,所以儿子也没有办法留意到我的感受和需要。
在那之后,我刻意训练自己:遇到事情先深呼吸,倾听儿子的感受,表达理解,再表达我自己的感受,提出请求。实验了几次,结果果然好很多。
当然,也不是每次都见效。因为“倾听”、“表达理解”、“表达感受”和“提出请求”这每一个环节都有很多的技巧在里面。
我们很容易就把“观察到的事实”带上了评判,很容易就在表达感受的时候带上了“指责”,很容易就把“提出请求”,表达成了“命令”。这个需要我们不气馁,一点一点地日复一日地不断地去训练自己。
4、培养对自己的爱,让生命重新流动起来。
和孩子发生矛盾那天,正好我老公就出差回来了。我让他晚上去接孩子放学、陪孩子写作业。我自己在咖啡馆坐了一整天。在这一天里,我看完一本书,写完一篇读书笔记,喝了自己喜欢的咖啡。
晚上回家,我再看孩子,就觉得可爱多了。而平时,一整天和孩子待在一起,我惦记着自己的事情,就很容易被孩子激怒。
在和孩子发生冲突的那个早晨,其实是我自己处在“痛苦到无法倾听”的状态里。连日来的高负荷和压力,让我没有办法爱自己、没有机会喘息,整个人的能量像是被锁住了。这种时候我大概是没有办法全身心地倾听儿子的感受的。
在咖啡馆待的一整天,我内心里体会着自己人生的悲哀和对于写作与成功的渴望。然后我确认了一件事:长时间的独处,坚持写作并找到精进的办法,是我目前爱自己的方式。
从那以后,我把“爱自己”这部分都尽量做,见缝插针地做,毫不愧疚地做。毕竟一个妈妈情绪稳定了,整个家庭幸福的可能性就很大。
在爱自己这件事上,演员孙俪就是一个优秀的榜样:邓超说孙俪是一个超爱自己的人,这份爱体现在除了工作、生活、孩子之外,她还有自己的世界:养花种菜、收猫养狗、练字喝茶、烤饼干、做衣服、练瑜珈、每天泡脚,晚上尽量在11点前睡觉……
对于妈妈来说,有了这种快乐的能量,你才有心情好好地去教养你自己的孩子。我想对孩子来说,他们一定也想要有快乐的妈妈,而不是整天虽然陪在身边,但愁苦着脸的妈妈。
5、要让我们的行为都是因为爱,而不是别的。
在《非暴力沟通》中,作者对于“爱自己”有几个观念和建议:
01当我们表现不完美时:我们可以通过体会忧伤和自我宽恕,来看清个人成长的方向,以避免自我惩罚;
02在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求(比如,我需要独处),以及怎样去满足自己的需要;
0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主动选择自己的价值观,不做任何没有乐趣的事情;
04我们的行为都是因为爱,而不再是因为履行职责、获得回报、逃避惩罚或避免感到内疚和羞愧。
作者在书中分享了一个例子:
当认识到钱是我的主要动机时,我马上就想到我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获得收入;而事实上,我宁可在垃圾箱里觅食,也不愿再写一份临床报告。
愿大家都有这份魄力,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来宠爱自己的魄力。
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