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媒体人说,不想更新公众号了,写了又没人看,还不如直接专心运营短视频。
说实话,短视频观看体验确实更好,作者和读者都不需要烧脑,作为运营者,不太需要担心关注量和播放量的问题。公众号的关注量的阅读量的增长问题比之前更加严峻。
2019年,公众号比较亮眼的要属条漫号,说明用户更喜欢通过轻松的阅读方式来释放压力。
新榜数据统计,新榜500强公众号头条阅读4.3%,次条阅读率1.9%。头部账号如此,腰部和底部公众号文章阅读阅率怕是要低到地心。
企业做不好公众号,不能怪员工。既然要打算做新媒体,老板自己要对新媒体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最好是能直接参与进来,别的不说,你看看马云,你看看雷军,再看看周宏祎王小川,他们都在微博一线拼刺刀呢。所以,有一个乐于分享,乐于与大众沟通的老板,新媒体运营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不管是公众号,还是短视频,本质上都是内容,新媒体运营要做额价值的大众传播。什么是有价值呢,我们先说说什么是没价值,创始人让员工写软文不断地粉饰自己,公众号文章篇篇硬广,要求员工每天分享微信朋友圈,这些都是毫无价值的传播。
再比如,2018然后滴滴顺风车空姐被害事件,网上掀起巨大舆论,滴滴两大高管程维和柳青第一时间站出来道歉非常有必要,然而他们两个人都没站出来。直到乐清女孩顺风车遇害事件,他们吸取了之前的教训,第一时间奔赴被害者家中,与媒体和大众沟通。
什么是大众传播呢,就是阅读受众要足够广泛,就是公众号【刻画】,创始人是《三联生活周刊》的原副主编,内容质量很好,阅读量很少突破3000,公众号在3月1号停更了,像这样的情况不止一例,所以,我们始终要为大众提供内容。
做大众内容,就应该要有服务大众用户应有的姿态,简单高效地沟通,但在实际过程中,运营者老把自己端着,用专业的口吻传递信息,作为新媒体运营,难道不是更应该把专业的内容转化成大众化的内容?
要说专业,绝大部分媒体人都没华为任正非专业,他招募了几千全球顶尖的名理物学家,数学家和化学家,他热衷技术创新,但他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通篇都是大白话。
这让我想起《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莫提默·J. 艾德勒说的一句话:一个好的作者通常不会故意让难为读者,使读者难以理解作者意图。
很多新媒体运营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眼下更多的情况是标题党盛行,这是非常讨妙的方式,你我其实都明白,公众号到最后哪有什么捷径可言,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咪蒙,HUGO,今夜九零后,不就是在捷径中迷失了自己吗?
新媒体运营对新媒体趋势要有自己的判断,对于大众用户,尤其二三四线城市,以前他们手机里只有一个手机app,那就是微信,现在情况变了,他们手机里有快手,抖音,趣头条,拼多多。微信朋友圈也不是当初拿来做人设了,现在更加务实,现在开始做私域流量了。
我老家一个小学同学在镇上盘了一个商铺,同时,也在微信开始的社群营销。
你看,打败新媒体运营可能不是同行,也不是巨头,而是移动互联网浪潮中的蚍蜉。再小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社群和朋友圈。
马化腾当初误判,不看好短视频,现在回过头来,发现短视频以快手和抖音的两强格局已经形成,现在马化腾调动了半个腾讯的资源强推微视,微视团队付出了比抖音数倍的努力,用户还是不买帐,这个误判代价实在太大了。
不知不觉已经写了这么长了,先写到这里吧,下篇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