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那一刻的盛开,绚烂至死,纵然消逝也决然不悔。12月4日下午1点22分,86岁的琼瑶在台湾淡水区住家选择了"翩然"离去。她以一封饱含深情的遗书告别这个世界:"不要哭,不要伤心,不要为我难过。我已经'翩然'的去了!"
这位用浪漫唯美的文字影响了几代人的作家,最终用自己的方式谢幕人生舞台。她的离去不仅让人扼腕叹息,更引发了对生命尊严、死亡权利等深层次议题的思考。
一、琼瑶的生命告白:我要为自己的死亡作主
在遗书中,琼瑶反复使用"翩然"一词来形容自己的离去。"翩然"二字代表着"自主、自在、自由"的飞翔,优美而轻盈。这种诗意的表达背后,是她对生命终点的深思熟虑和理性选择。
她明确表示:"死亡是每个人必经之路,也是最后一件'大事'。我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为这最后的大事'作主'。"
琼瑶对生命末期的痛苦有着清醒的认知。她写道:"上苍对于生命的过程,设计得不是很好。当人老了,都要经过一段很痛苦的'衰弱、退化、生病、出入医院、治疗、不治'的时间,这段时间,可长可短,对于必将老死的人,是多大的折磨!"
尤其是在2017年,她曾因是否给失智的丈夫平鑫涛插鼻胃管与继子女产生分歧。那次经历让她更加坚定了对"善终权"的看法。在新作《雪花飘落之前》的发布会上,79岁的琼瑶曾哽咽表示,这不是个人恩怨,而是要告诉整个社会,善终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面对生老病死。
二、向死而生:琼瑶式的生命态度
回顾琼瑶的一生,她始终以积极热烈的姿态拥抱生命。正如她在遗书中所说:"生命的美好,就在于'能爱,能恨、能笑,能哭、能歌、能说、能跑、能动、能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能嫉恶如仇,活得轰轰烈烈......'这些,我都在有生之年,拥有过了!我'活过'了,不曾辜负此生!"
从9岁开始写作,25岁以《窗外》正式出道,到创作出《还珠格格》等膾炙人口的作品,琼瑶的创作生涯横跨60余年。她的作品虽常被诟病为过于理想化,但却满足了几代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在文革后的中国大陆尤其起到了抚慰人心的作用。
她的个人生活同样跌宕起伏。与第一任丈夫马森庆的婚姻仅维持5年就告终,之后与平鑫涛相恋,经历8年婚外情后终成眷属。这段充满争议却又令人动容的爱情,仿佛就是一个琼瑶式故事的真实写照。
三、死亡质量:一个被忽视的人文关怀
琼瑶的选择引发了对"死亡质量"这一议题的关注。根据《经济学人》的调查报告,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大陆的死亡质量排名仅位列第71位。这一数据令人深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善终"被视为"五福"之一。然而,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许多人的生命末期却充满痛苦。过度医疗、插管维生等手段虽然延长了生命,却未必提升了生命质量。
正如琼瑶所说,她不愿成为"依赖'插管维生'的'卧床老人'",因为她"曾经目睹那种惨状"。这种选择既是对生命尊严的珍视,也是对死亡权利的诉求。
四、安乐死与尊严死:一个待解的伦理难题
琼瑶的离世方式引发了对安乐死和尊严死的讨论。目前全球只有比利时、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和瑞士等少数地区将主动安乐死合法化。而在大多数地区,包括台湾在内,这一做法仍然受到法律和伦理的限制。
安乐死与尊严死最大的区别在于,尊严死是不加速也不延后的顺其自然。这涉及到对"死亡权利"的讨论,即一个人是否有权决定自己的死亡方式和时间。
生前预嘱制度的推广或许是一个可行的方向。深圳已率先通过立法建立生前预嘱制度,允许病人在临终时拒绝"无谓抢救",体现了对个人意愿的尊重。
五、琼瑶式离别给我们的启示
琼瑶的离去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首先,她提醒年轻人要珍惜生命:"年轻的你们,千万不要轻易放弃生命,一时的挫折打击,可能是美好生命中的'磨练'。"
其次,她呼吁社会重视临终关怀。目前中国仅有100多家医疗机构开展缓和医疗项目,远不能满足14亿人口的需求。如何让生命的终点也能保持尊严,需要法律、医疗、伦理等多方面的配合。
最后,琼瑶教会我们如何优雅地面对死亡。她说:"我是'火花',我已尽力燃烧过。如今,当火焰将熄之前,我选择这种方式,翩然归去。"这种从容面对死亡的态度,或许是对生命最好的致敬。
当一个人能够坦然接受生命的终点,并为之做好充分准备时,死亡便不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相反,它可以成为生命旅程的最后一次优雅谢幕。
这场"雪花般的翩然",不仅是琼瑶个人的选择,更是对整个社会的生死观念的一次叩问。它提醒我们,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活得久,更在于活得有尊严、死得有尊严。
也许在未来,正如琼瑶所期待的那样:"人类已经找到很人道的方式,来帮助'老人'们,快乐的'归去'!"让每个人都能像她一样,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保持着对自由和尊严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