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培东:扎扎实实教语文。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这个“挡”字写得多好,老师要带领学生去咀嚼感受。“挡”字写出什么?写出母亲的爱、母亲的敏感和果断。母亲知道,不挡在这个窗口,落叶就会激发我生命颓废萧条的感受,会把我心中的消极慢慢地积累起来。再比如,这个“挡”字可以看出一个爱我的敏感的母亲,她的内心。北海的菊花开了,“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为什么写那么多色彩?细细品味,文字深处,那不就是,我要好好地活了吗?还有,文章为什么有那么多省略号?“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史铁生都想些什么,想说什么,必须要好好进入语言深处去感受。
都在教《一棵小桃树》,“生动形象”,你一定要引导学生进入到语言最细微处去感受。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时,“要尽量去体验作品中美好的内容和形式,并陶醉于其中”。语言品析,就是要抓住关键的一个句子、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引领学生体验并陶醉于咀嚼语文的美好滋味,品味文字里的深沉情感,真正地走进文本。“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我们都会问同学们哪个词写得好?“委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桃树……不对的!“委屈”为什么就写得好?你得问问学生,如果不用“委屈”,你会用什么?小桃树长得很瘦弱,小桃树长得很可怜,小桃树长得弯弯的,小桃树长得不正常,小桃树长得不健康……贾平凹都没有用这些词,“委屈”这个陌生化词语的运用对作者表情达意是有很大的作用的,高手用词。“角落里拱出一点嫩绿儿”哪个字?“拱!”平时我们会用哪个字?“长”。为什么不用“长”而用“拱”呢?这才是真正的进入文本中去感受语言的魅力。我们强调对语言品析鉴赏,就是要学生不能浅尝辄止,而是细细品味,深化认识融会贯通,把握实质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已有。
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如果离开了语言的教学,没有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方面的感悟,我们的语文课还剩下什么?
有老师教《赤壁赋》,教得非常有意思。进来以后,说:“同学们,我们要来一场穿越千年的对话。”学生一听高兴了,“穿越”那时候很流行。“怎么穿越啊?”老师就开始说了,“如果一个夏天的夜晚,明月当空,一阵风吹来,把你吹到吹到了长江边赤壁上。老师说“真的就是长江边赤壁上,这个时候,一个白衣儒士踏着月光翩翩而来,你们知道他是谁?” 同学很配合地说:“他是苏东坡”。“这个时候,你们两个人遇到了,会有一场怎样的对话?请你们俩开始对话。”这样,全班级同学两个两个对话,然后学生上台表演。“苏东坡先生,你被贬黄州,宠辱不改,你为什么那么开心?”“苏东坡先生……” 这堂课很创新,下课以后问我,上课老师要我评价。我说这节课,可以用两句话形容“清风徐来”,老师一听很高兴,后一句话别忘了,“水波不兴”。《赤壁赋》,苏轼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他只有忘怀得失,胸襟坦荡,才能撰写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赋》来。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这么好的文章,不读,不做语言品读,不去品悟,太可惜了。所以只有老老实实回归到语言,才是语文教学态度。
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是语文教学的根本。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边有一句话:“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以前,我们每次教这句话的时候,都会让学生画出其中的形容词“紫红”“碧绿”“光滑”等,然后我们说一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征”就算是品析了。有老师不这么教,他问了学生一个问题“石井栏为什么是光滑的”。这个问题,我当时在想,我读书的时候从来没想过,石井栏为什么是光滑的。课堂学生也愣住了,几秒钟以后,纷纷举手。“老师,我知道石井栏为什么是光滑的。一定是少年鲁迅经常在石井栏溜来溜去,走来走去,滑来滑去,时间长了以后就把石井栏光滑了。”一想,真对啊,小时候我就有这种生活体验的,然后老师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这就说明,百草园是我们的乐园”。天哪,我们绕一圈才教出“百草园是我们的乐园”,名师从这一个小小的形容词里就看出百草园是我们的乐园;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这就是引导学生潜心会文。语文老师对语言要有高度敏感。可以说,语文教学的高低、优劣,最后就取决于老师对语言的敏感度。很多老师离了教参没办法评语言,他自己读不出语言的味道。
有一个《孔乙己》同课异构教学,五位老师一起上孔乙己,我也在其中。鲁迅先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能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的风度。”(孙伏园《忆鲁迅先生》)这篇经典的小说,匠心独具,又有着丰富的主题意蕴,无数次被名家深品细嚼,又无数次经名师课堂演绎。那么,我该教什么呢?怎么教呢?手?脸?酒?笑?排?摸?可笑?可悲?看客?……我一个个地思考一个个地否决。组织者王益民老师还很有点子,他想了好多招数来“逼迫”我们思考。他把《孔乙己》教参的内容全部印发给学生,还要叮嘱每个学生读七遍。老师们,一个学生把教参读了七遍,你站在讲台上还能讲什么?另外他还有一招,他把全国名家教《孔乙己》的切入点编了一条短信:黄厚江先生从手首入,余映潮先生从酒入,某某先生从某某入……就看你从啥入?他把所有的路都堵死了。突然你发现,这个世界,连网络都靠不住了。这个时候,你就得自己去琢磨,我后来就觉得,这个招真灵啊。我当时也不急,就好好地把文章读,反复地读,突然发现,《孔乙己》里面所有的字都是那么地精彩,所有的文字都可以挑出来作为切入点去教学。“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哪个字?“又”字。“他们又叫道,你又偷了”,这么多又字出现,不是很有意思吗?“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哪个字有意思?“新”字,就伤疤还在,新伤疤又来。孔乙己悲惨如此。我们再看,品语言品深刻的话,你会真正发现,《孔乙己》不只是给他讲封建社会怎么黑暗怎么黑暗,不是这么回事。你要去引领他感受,鲁迅先生是怎么写的。你们看,有一段话,掌柜听说孔乙己偷丁举人家,被打折了腿,这时候掌柜说了一个字“哦!” 找同学读读看,鲁迅“哦”字后面用了“!”应该怎么读?这个感叹号里有什么!他们后来的对话(“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谁说谁说都不出现了,都是后来呢、后来呢、后来呢,谁说谁说都没有了,要不要把这些人都加上去,加上去试试看,不能加,加了问答的节奏都被打破了。因为他们太想知道孔乙己的惨状、鲜血淋漓,作为谈资,没有语言的深刻感触我们是无法感知这些东西的。我觉得我们要下苦功!
语文老师,必须要贴着文字语言去教学,扎扎实实地扎进去,“吱”的一声,文字内蕴的魅力才会冒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