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冷玉斌老师十多年间的教育随笔,记录了他在教书间隙的阅读与思考。不愧是语文教师,冷老师的文字清新典雅,读起来十分顺畅,可读性很高。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就在于此,引导学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念,能够顺利与人沟通。而冷老师笔触间对于教育、生活敏锐的感知力,就是我们希望通过语文教育实现的人文性了。
读下来最大的感受莫过于——冷老师的阅读量实在很大!文章中经常会引用一些名家名言,从教育学、心理学,到文学历史,都有所涉猎。他是一位勤奋的老师,能从平时的阅读中思考教育问题,并运用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带着班级孩子们阅读,每个人读完分享后可以在名单后画一节火车车厢,这样能记录并激励孩子们持续阅读,是一个好方法,下学期要用起来。
在“教育行走”这一节中,冷老师提到于永正老师的民言“蹲下来看孩子”,教师身体蹲下来,与孩子保持平等的高度,更重要的是转化视角,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尊重孩子未成熟的状态,给予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们成长,教育需要慢下来。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冷老师写到一个秋天,他发现天上的云彩非常美丽,于是将孩子们带到操场上观赏云彩,倾听他们每个人对于云朵的想象,把他们交给大自然这位最棒的老师,多么高明的做法!“当秋天再次来临时,孩子们不会再忘记天空的高远、心灵的自由,必将重温这漫步云端的轻松与惬意。”这种心灵上的触动才是真正的教育应该带给孩子们的呀!
在“语文光亮”中,冷老师提到“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向高明的导演与编剧学习。”从广阔的资源中收集合适的材料,巧妙组合,在一个时段里呈现一个独特的课堂空间,这的确就是编剧的工作。回想听过的课,名师们往往会创造出一个真实的课堂情景,孩子们都陶醉在其中,作为一个旁听者,我也进入了这个世界,这不就是“入戏”吗?在这样的课程上,孩子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接受知识也更加主动,这是我希望达到的课堂呀,加油修炼!
但是读书人很容易走入的一个误区是,容易把读书当成自己躲避现实的手段。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时刻紧跟国家的脚步,坚持党的领导。以前只是把这句话当成学习口号,但是现在慢慢能领悟到,国家永远是最强有力的支撑。最近出了很多新政策:打击民办、k12教培行业,试行大学区、教师交换制,国家在脚踏实地一步步实现教育公平啊。理工科发展工业科技,推动国家硬实力,文科夯实核心价值观,稳定意识形态,每个人都能在我们的中国梦上添砖加瓦。
学习冷老师的不断读书、思考的坚持,同时也和实践相结合,为我们最终的大团结梦想贡献一些力量,哪怕只是一点微小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