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心得——过犹不及

每日一省(156)20221112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原 句 译 文:

子贡问道:“颛孙师(子张)与卜商(子夏)谁更优秀?”孔子说:“颛孙师做事有些过头了,卜商有时则显得保守。”子贡说:“这么说颛孙师更强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与保守同样不好。”

引申:

过犹不及:拿捏好为人处世的“度”

如果一个人性子急躁或者容易焦虑,那么他做事很容易“用力过猛”,容易闯祸;如果一个人胆小怕事或者优柔寡断,那么他遇事往往会退缩不前,画地为牢。所以,“过”和“不及”对于人生发展都是不利的。孔子强调的“中庸思想”其实就是要求我们随时随地调整心态,拿捏好为人处世的“度”。虽然实践起来非常困难,但如果有心坚持,即使达不到真正的中庸之道,我们的修为和境界都会不断提高。

生活中实践:

家长教育孩子,到底应该把握什么样的度呢?

虽然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模仿“虎妈狼爸”的还大有人在。

另一个极端上,很多人经常会一不小心就陷入溺爱,把孩子宠成家里的小太阳、小霸王。

过犹不及!

这两个极端,都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也是不利于家庭幸福的。

懂得过犹不及之后,我们就可以更笃定地去寻找中庸之道,去寻找正确的、适度的、有效的教育孩子的方式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