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千百次的、日里夜里和梦里,想故乡,想写故乡,想写我的童年过往,想写我生命开始的地方……
十年前,因身体原因从教学岗位退下时就想写的,只应时因势投递了一篇有关故乡的“揽月征文”——《家是什么》。之后写青少年求学、工作到成家生子大概人生20年的时光。那时,本可以趁写作欲望正盛,或往前追溯故乡童年,或往后续写现实当下工作与人生。但写作兴致卡住的原因在于,童年太过苦涩,我没有勇气面对和追忆;现在的人、事太过现实,我还在单位在工作岗位,怕不小心笔触偏颇伤人伤己又伤势,因此,只写了人生四分之一的历程。
这次,因大伯去逝回乡,感伤父亲四姊弟中只剩下他一人,而父亲也将近八十高龄。风烛残年,余日不多。所谓故乡,或故乡之于我,不过是老屋的温馨苦涩记忆,不过是父亲与老家,不过是童年之于我。然而,却又是我生命的源头、根植的土壤、人生丰盛与贫瘠、梦想起舞与飘落的地方。谁人无故乡?谁不想在日里夜里和梦里矗立一座记忆中的老屋?因此,我奢望老屋土坯永不脱落、红砖青瓦仍是旧颜色。可眼见它如日薄西山的蹒跚老者揺摇欲坠——寂寞而残破,像欲言又止的诉说,像急待续写美丽的传说,我想让它千年不倒万年屹立,我不想让它变成地下化石,而在风中阳光下将坚毅深邃的目光投向遥远而开阔……
可是,我有心无力,不能为它的残破和永固添砖加瓦增椽固梁,我只能用笔触用记忆呼唤、固色和还原——
(一)老屋的变迁
(二)我们一家子
(三)父亲与老屋
(四)故乡、老屋和我
(五)且近且远的歌
……
故乡如一支清远的笛,
常在有月而不眠的夜晚响起——断断续续,如波如溪,
我需用一生的耐心
倾听、收集和汇聚……
2025年元月9日初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