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难重重。
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律。
回避问题和逃避问题的倾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神经官能症,就是人生痛苦最常见的替代品。
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才能够使心灵变得健康。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
自律有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先承受痛苦,再享受快乐,避免眼前的安逸带来的不利。
既然爸爸妈妈愿意陪着我忍受痛苦,痛苦就不见得那么可怕,而且也未必是太坏的事。我也应该承担责任,面对属于自己的痛苦。
这是自律的起点。
我是个有价值的人。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很有价值,就会认为我们的时间也很有价值,如此有价值的时间就必须要加以善用。
孩子害怕任何形式的遗弃。
问题没有消失,它仍然继续存在,仍然妨碍着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
直面问题会使人感到痛苦。
我们必须面对属于自己的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
求助于心理医生的大多数人,所患的不是神经官能症,就是人格失调症,它们都是责任感出现问题所致。
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自己强加责任,人格失调症患者则不愿承担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
神经官能症患者让自己活得痛苦,人格失调症患者让别人活得痛苦。
只有通过大量的生活体验,让心灵充分成长,心智足够成熟,我们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定自己和他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他是成年人,应当自己做主。幼小的孩子依赖父母,情有可原,如果父母独断专行,孩子也没有选择的余地。头脑清醒的成人年则可不受限制,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世界上存在着压迫性的力量,可是我们有足够的自由与之对抗。
一般寻求心理治疗的人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感觉自己不能够“应付”或者改变现状,因此产生恐惧、无助感和自我怀疑。
作为成年人,他们一生都充满选择和决定的机会,接受这一事实,就会变成自由的人,无法接受这种事实,就会永远觉得自己是个牺牲品。
忠于事实是自律的第三条原则,如果我们追求健康的生活和心智的成熟,那我们就要坚定不移地遵循这条原则。
抱着残存的人生地图不放,与现实世界处处脱节,这是不少人的通病,也是造成诸多心理疾病的根源。
病人来看心理医生,是因为旧地图不已不再生效,但头脑中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完全忠于事实的生活首先意味着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进行不间断地严格地自我反省。
智慧意味着将思考与行动紧密结合起来。
反省内心世界带来的痛苦,往往大于观察外在世界带来的痛苦。
忠于事实的生活还意味着我们要敢于接受外界的质疑和挑战。
完全忠于事实的第三个要求,就是我们需要一辈子保持诚实。我们必须不断自我反省,确保我们的言语能够准确地表述出我们所认知的事实。
诚实可能带来痛苦。人们说谎,就是为了避免质疑带来的痛苦。
人们不仅对别人撒谎,也会对自己撒谎。由于对别人撒谎违背自己的良知,会遭到良心的谴责,这会使我们感到痛苦,所以,为了逃避这种痛苦,人们便会对自己撒谎。
如果治疗者不能体验到患者的痛苦,又有什么资格要求患者承担面对现实的痛苦呢?作为心理医生,只有了解自身和他人,才能根据自己的经验,为别人提供有效的指导。
我把观察结论告诉他,对于他没有多少好处,甚至是莫大的冒犯。我使他丧失了就诊的勇气,这对医生而言,完全是一种失败。
一个人应该选择地表达意见和想法。
首先,永远不要说假话,避免黑色谎言;
其次,要牢牢记住,除非是迫不得已,或者出于重大道德因素的考虑,否则,不说出全部真相就等于说谎;
第三,不可因个人自私自利的欲望,例如满足权力欲、刻意讨好上司的欢心、逃避修订心灵地图的挑战等等,而将部分真相隐瞒下来;
第四,只有在对对方确有好处的情况下,才能有选择地隐瞒部分真相;
第五,尽可能忠实地评估对方的需要。只有以真爱为出发点,才能做出适当的评判和选择;
第六,评估的要领在于,对方能否借助我们提供的事实获得心灵的成长;
最后一点要铭记在心的是,我们通常会低估而不是高估别人运用事实使心灵获得成长的能力。
以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努力,不断修订人生地图,才能使我们的心灵获得成长。这样的人因为从未说过假话,所以他们可以充满自信地告诉世人,自己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是启迪和澄清,而不是困扰,并以此为荣。最终他们会获得完全的自由,不必苦于每日的东躲西藏。
一个人越是诚实,保持诚实就越是容易。
你既要承担责任,也要拒绝不该承担的责任。你既要学会推迟满足感,先苦后甜,把眼光放远,同时又要尽可能过好当前的生活,让人生的快乐多于痛苦。
保持平衡,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
正面的冲突只会使处境更加不利。
大脑的高级中枢——判断力,必须约束低级中枢——情绪。
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是“放弃”。
潜意识总是走在意识之前。
放弃自我,是一个渐进而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
我必须超越现有的一切,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清除由个人经验产生的成见之后,才会获得成熟的认识。这一过程包括两个步骤:消除熟悉的过去,追求新鲜的未来。
面对陌生的人、事、物,我需要让昔日的经验、当前的需求和未来的期待一并出席,共同对我的需求和现实状况进行评估,做出恰当的判断和决定。
为了体验新鲜事物的独特性,我必须以包容一切的姿态,说服既有的成见和观念暂时退位,让陌生、新奇的事物进入感官世界。
在此过程中,我必须竭尽全力,尽可能呈现出成熟的自我、诚实的姿态和巨大的勇气,不然的话,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将是过去经验的一再重复。
为了体验所有人、事、物的独特和新鲜之处,我必须让它们进入我的灵魂,并且驻足扎根。我必须完全释放自我,甚至不惜把过去的自我完全打破。
爱是人们自律的原动力。
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首先,爱与非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当事人意识和潜意识中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
其次,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爱,意味着心灵的不断成长和心智的不断成熟。爱在帮助别人进步和成长的同时,也会拓展自己的心灵,使自我更加成熟。
第三,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 爱,可以让自己和他们都获得成长。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去爱别人。父母缺少自律,心灵不能成长,就不可能让孩子学会自律,获得心灵成长。
第四 ,爱需要付出努力。爱是不断扩展自己和他人自我界限的过程,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付出努力,去跨越原来的界限。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行动;爱不能坐享其成,而要真诚付出。我们爱自己或爱某人,就要持续地努力,帮助自己和他人一起获得成长。
最后,爱是一种意愿。
真正的爱是自由的选择。真正相爱的人,不一定非要生活在一起,只是选择生活在一起罢了。
因过分依赖而引起的心理失调,心理学家称之为“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这是最常见的心理失调症状。
导致消极性依赖的根源是缺乏真正的爱。
爱的唯一目标,乃是促进心智的成熟和人性的进步。
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
爱绝不是无原则地接受,也包括必要的冲突、果断的拒绝和严厉的批评。
受虐狂把忍受虐待视为真正的爱,然而他们寻求报复快感的前提和忍受虐待的动机,是来自恨而不是爱。
很多时候,我们自称为别人着想,可能只是为了逃避责任,满足自己的愿望: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个人的意愿,核心动机是满足自我的需求;不管为别人做什么事,真正的原因都是为了自己。
真正的爱能够使人发生改变,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扩展,而非纯粹的自我牺牲。
爱是实际行动,是真正的付出。
真正有爱心的人,即使面对他不喜欢的人,也能表现出爱的姿态,他们心中蕴藏的爱,才是真正的而非虚假的爱。
只有伴侣双方的求偶本能结束,走出初恋的幻觉,并愿意各自独处一段时间时,他们的爱才开始接受真正的检验。
真正的爱不是忘乎所以,而是深思熟虑,是奉献全部身心的重大决定。
真正的爱出自自我意愿,只能依靠实际行动来证明。
爱是为了努力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勇气。
爱,最重要的体现形式,就是关注。
我们要让头脑清醒,让心智健全,这是体现关注的最基本要素。
体现关注最常见、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努力倾听。
父母最为关键的任务之一,就是在听与不听之间,做出恰当的选择,找到最佳平衡点,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
自尊自爱,首先,敢于追求独立自主,本身就是自尊自爱的体现。我尊重自己,才不愿得过且过。
爱的最大风险之一,是发生冲突时的指责和假谦虚,即我们常常以爱的名义去指责所爱的人。
大多数批评只是出于一时的冲动、不满和愤怒,不但没有启发和教育意义,反而会使局面更加混乱。
真正有爱的人,绝不会随意指责爱的对象,或与对方发生冲突。
真心爱一个人,就会承认对方是与自己不同的、完全独立的个体。
诚实和谦虚,意味着有自知之明、
对别人提出批评,要进过反省,确认自己有可能正确。
父母爱孩子,就必须指出孩子的错误,而且要采取谨慎而又积极的态度。他们也要允许子女指出自己的错误。
想让别人听你的话,就要采用对方能理解的语言;想让别人满足你的要求,要求内容就要不能超过对方承受的限度;想让对方有所进步,首先就要进行自我完善,这样才能找到沟通的最佳契机和方式。
真正的爱,珍贵而有限,应该倍加珍惜,妥善使用。
自由与约束相辅相成,没有约束作基础,自由带来的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情感的毁灭。
你的爱越深,自我完善的程度也就越深。
我知道人间处处有爱,
请你放心地成为你自己;
我相信人生可以变得更加完美,
就让我们加入这场人生的游戏。
帮助他人的心灵获得成长,也可以滋养我们的心灵。
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只把子女当成自我的延伸。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带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婚姻是分工与合作并存的制度,夫妻双方需要奉献和关心,为彼此的成长付出努力。理想婚姻的基本目标,是让双方同时得到滋养,推动两颗心的共同成长。双方都有责任照顾后方营地,都要追求各自的进步,都要攀登实现个人价值的人生巅峰。
成功的婚姻能够为心灵提供更好的滋养,成就辉煌的人生旅程。夫妻双方以爱为出发点,为对方的成长尽心尽力,甚至适当做出牺牲,才会获得同等乃至更大的进步。
你们的结合要保留空隙,
让来自天堂的风在你们的空隙之间舞动。
爱一个人不等于用爱把对方束缚起来,
爱的最高境界就像你们灵魂两岸之间一片流动的海洋。
倒满各自的酒杯,但不可共饮同一杯酒,
分享面包,但不可吃同一片面包。
一起欢快地歌唱、舞蹈,
但容许对方有独处的自由,
就像那琴弦,
虽然一起颤动,发出的却不是同一种音,
琴弦之间,你是你,我是我,彼此各不相扰。
一定要把心扉向对方敞开,但并不是交给对方来保管,
因为唯有上帝之手,才能容纳你的心。
站在一起,却不可太过接近,
君不见,教堂的梁柱,它们各自分开耸立,却能支撑教堂不倒。
君不见,橡树与松柏,也不在彼此的阴影中成长。
医生必须诚实地对待患者,而且要始终如一。
在相当多的情况下,移情的本质,决定了它可以阻止患者真正爱上医生。毕竟,移情只是短暂的心理现象,可以使患者初次感受到情感的力量,从而更容易使治疗产生效果。
医生也应该冷静而谨慎,保证自己与患者的私下接触绝对不是为了满足个人需要。
所有建立在真爱之上的情感关系,其实都是互相勉励、共同促进的心理治疗关系。
哪怕患者自称不信宗教,也要弄清他们所信奉的东西。
人的信仰都来自其文化环境。
形成信仰的基本因素来自我们成长的家庭环境。
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增进对世界的认识。我们必须突破自我界限,涉足更广阔的领域,修正我们的地图。
人们的感受和观点起源于过去的经验,却很少意识到经验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他们对自己的世界观并没有完整而深入的认识。
爱的本质是拓展自我,而爱的风险之一,就是必须进入未知的领域。
除非经过亲身体验,否则我们就不可以自以为无所不知。
只有在相同的情况下,其他人通过类似的经验,也能够得到一致的结论,才能证明经验可靠。
科学家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够意识到,向其他任何宗教一样,科学家也可能流于教条主义。
潜意识受到了意识的摈弃和排斥,这才是问题的所在。
“集体潜意识”理论,也就是即便没有亲身经历而获得智慧,我们也可以继承祖先经历并获得的智慧。
同步原理
我们不能通过回避问题来得到答案。
懒惰是人生中的一种可怕的消极力量。
自我了解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就是认清我们的责任的决策的能力,我们将精神世界的这一部分内容成为“意识”。所以,心智的成熟也可以界定为“意识的成长”,或是“意识的进化”。
获得新的真理和启示,其实是意识和潜意识达成一致,获得了共同的认识。
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跟我们极为亲密的上帝,亲密到他本来就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
最接近上帝的地方就是我们自己的心灵。
我一直认为生命就像一种植物,依赖地下的根系供给养分。真正的生命隐藏在根系里。我们看到的地面以上的部分只能存活一个夏季,然后会归于枯萎——它的生命何其短暂!
生命和文明永远更迭交替,这使我们感到一切都是一场虚空。但是,我也始终有这样的感觉:
在永不停歇的变化之中,总有一种东西存活在我们脚下,我们只看到花开花落,而生命的树根却岿然不动,万古长青。
我们可以不断成长,成长为具有上帝属性的一种崭新的生命形式。
我们一方面体验上帝给予的认知,一方面也会体验到上帝所经受的痛苦。
如果你兼有爱和付出两种禀赋,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你想做的一切事情。
他们渴望拥有成年人的自信,却不肯让心智走向成熟。
宗教本身对心灵并无助益。
恩典概念的理解能够帮助心灵在艰难的成长之路上前行:帮人们接纳从天而降的恩典;让人们更好地把握前进的方向;鼓励人们坚持前行。
不期而遇的好运和收获不单纯是上天的恩赐,而是后天习得的本领。
无论是思考还是行动,你都离不开勇敢、进取和独立的精神。
路已经摆在那里,一步步往前走则是我们的事。
我们长期以来的想法和感受,有一天将会被某个陌生人一语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