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字子建,封陈王,死后谥思,故称陈思王。与父曹操、兄曹丕,并称“三曹”,而以曹植的文学成就为最高,在文学史上以才高八斗著称,他的《与杨德祖书》是写给他的谋臣兼好友杨修的书信。
该信议论与抒情兼长。从中可以窺见他的才华及为人。
他的文艺思想在其赋《与杨德祖书》中多有体现:肯定文学现象中的审美差异及民间文学的重要性,重视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的关系,主张批评者应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及正确的批评态度,指出言不能尽意的文学现实这些理论与主张不但拓宽了当时文学批评的视角,而且揭示出一些问题的本质。
曹植为“文学的自觉时代”的到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其理论主张在文艺思想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曹植认为只有批评者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丰富的创作实践体验,才能评论别人的创作。
就像只有具备南威的美色天姿,才能够评论美女“淑媛”,具有龙渊宝剑的锋利才能评议“断割”一样,这对批评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种观点的提出也是有其现实意义的,当时存在着像刘季绪那样“才不能逮于作者”,而随便批评文章的现象。
一个没有文学修养、才能低下的人,难以正确地评论别人的创作。
曹植这个观点的提出是立足于现实的,针砭了当时某些批评者的弊病。
为了实践正确批评,曹植也从自我做起。
他感到自己才能赶不上丁敬礼,于是拒绝了丁敬礼请他修饰文章的要求:昔丁敬礼尝作小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过若人,辞不为也。
曹植这种对文学批评的严肃态度值得肯定,但是这种主张也很容易被引向问题的另一方面,即文学批评家们都首先必须是才高八斗的一流文学家,至于一般读者,自然更无权对文学作品评头品足了。
他肯定文学现象中审美的差异性。任何事物都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而这独特性所具有的新奇美感和开创意义是难能可贵的。
因此,有些文学创作者所表现的对象和所作的表现方法与多数作品迥然不同,“人各有好尚。
兰荫茹蕙之芳,众人之所好,而河畔有逐臭之夫”;也有些文学接受者对同一文学作品的喜好与其他多数读者截然相反。
“咸池六经之发,众人所共乐,而墨翟有非之之论”,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
而曹植指岀,审美取向不可以全部相同。
语言只是表达思维的一种手段、工具,它可以表达思维的方向和大体内容,而思维实际上是扩散的、不确定的。
逻辑性、条理性不强,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会表达出更多、更贴近的内容,然而却不能说清楚全部思想,只有靠接受者领会、想象、补充,补充得接近原意的接受者,可谓“善解人意”或“知音”了。
从庄子的“大辩无言”到曹植的“书不尽怀”再到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证明了这一点。
曹植肯定各种不同的文学现象,在文学领域里抛开了阶级性,道出了言与意的微妙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