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6日上午,我终于来到甘肃礼县的大堡子山,秦人历史上的第一个陵区,被称为“西垂”的地方。我操作自己的大疆精灵3无人机,对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进行航拍——
从公元前770年,因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邑,秦襄公被封为诸侯立国;到公元前206年,秦二世胡亥被逼自杀,秦帝国瞬间土崩瓦解。秦国历经565年的历史,营建了多座公、王、帝陵,从雍城陵区到咸阳陵区,从秦东陵到秦始皇陵,我已经大体跑遍了!
如今,我终于有幸来到甘肃礼县的“秦西垂陵区”,成为本人到达的第7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高空中俯瞰,西汉水自西向东流淌,在大堡子山的南侧,绕过一个很大的弯。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险要,与对面突出的山坪,扼守着西汉水两岸;“西垂陵区”就位于西汉水北岸,高约100多米的山顶上,东北侧山梁的南坡地势平缓,两座大墓、车马坑和祭祀坑主要位于这里。
在《史记·秦始皇本纪》所附的《秦纪》中,有这样的记载:“襄公立,享国十二年。初为西畤,葬西垂,生文公”“文公立,居西垂宫。五十年死,葬西垂,生静公。”
这里所说的“西垂”到底在哪里呢?一直困扰着研究者们,直到1992年礼县永平乡赵坪村的大堡子山墓地被盗,一大批铸有“秦公”铭文的青铜器流失海外,大家才意识到早期的秦公陵已经被盗了!
1994年3月至11月,考古工作者对大堡子山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了两座中字形的大墓、一座瓦刀形车马坑、九座中小型墓葬。探明墓地的东北、北部和西部,有规律地分布着200多座以上的中小型墓葬,可谓气势恢宏。
2006年,考古工作者又对这里进行调查,发现1座城址、26处夯土建筑基址、400余座中小型墓葬,以及零散分布的文化层堆积。结合文献的记载,有许多学者认为:这里就是秦国最早的都邑——犬丘。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这里已经恢复平静。顺着大堡子山下的盘山公路行驶,在东侧的拐弯处,出现一座指示牌,我的心中怦然一动:秦西垂陵园!于是,沿着旁边的小路,向上行走约50米,大堡子山遗址果然出现在眼前!
目前,这里正在修建考古遗址公园。说明来意,经过允许,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走进工地进行参观。偌大的保护棚下,覆盖着2006年发现的祭祀遗址,包括六个灰坑、四座人祭坑和一座乐器坑。其中,乐器坑内出土一批铜镈、铜虎、石磬、铜甬钟等珍贵文物。
祭祀遗址东北20多米处,在山坡下方的空地中间,竖立着两块蓝色的指示牌,分布标注了2号大墓和3号大墓的具体位置。这里就是曾经遭到疯狂盗掘的两座秦公大墓!
2号墓为中字形,呈东西向,全长88米,有东西两条墓道。墓室内设置二层台,东、北、南三面的二层台上,殉葬有七人,均为直肢葬。在西侧墓道中,埋葬十二个殉人,均为屈肢葬,多为青少年。墓主尸骸已朽,根据痕迹判断,葬式为仰身直肢,头朝西。墓室底部中央设有腰坑,内置一只殉犬和一件玉琮。
3号墓也是中字形,呈东西向,全长115米,墓道结构与2号墓相同,西墓道呈台阶状,填土中埋着七名殉人。墓室呈斗状,北侧二层台上,现存一名殉人。墓主尸骸已朽,根据痕迹判断,葬式为仰身直肢,头朝西,胸部和颈部残留有大量散乱的琥珀珠。墓室底部中央也设有腰坑,内置一只殉犬和一件玉琮。
大堡子山秦公墓地被发现以后,学术界对两座大墓的主人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认为这里是秦仲和秦庄公的墓葬,也有人认为这里埋葬着秦宪公,更有人认为这里是秦襄公夫妇的异穴合葬墓。不过,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是:2号大墓埋葬着秦襄公,3号大墓埋葬着秦文公。
看过2号大墓和3号大墓的遗址之后,大家肯定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没有1号大墓呢?其实,当年在进行考古发掘时,曾经有一座“1号墓”。但是,清理到底部,仅存残碎的马骨,推测这里应该是一处车马坑遗址,所以原本的“1号墓”就变成了“1号车马坑”。
如今,在两座大墓的南侧,分布着车马坑遗址。经过考古勘探,这里有两座东西向的车马坑,但是只发掘了其中的“1号车马坑”,编号为K1。这座车马坑呈瓦刀形,东西向,全长36.5米,坑内已经遭到盗扰。从残存的遗迹来看,这里原本有四排马车,每排三乘,共计十二乘。
礼县的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虽然在中国考古界名声显赫,但是普通游客很少到达这里。随着“十天高速”的开通,这里一改曾经交通不便的局面,越来越多的朋友来到礼县游览。未来,大堡子山考古遗址公园的落成,必将成为礼县一张闪亮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