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各异的学生的时候,才能智慧帮助学生的成长。
如何看待我们的理性认识?
人之所以为人,还是因为人类的理性。所谓理性主义者就是百分之百相信人类的理智是世间所有知识泉源的人。
如何看待我们的理性认识呢?
——苏格拉底认为他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生出正确的思想,因为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同时,唯有出自内心的知识,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智慧。”“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一无所知。”“知善者必能行善。”苏格拉底还说:人如果违反自己的理性就不会快乐。视觉能力因人而异,但我们却能信赖我们的理智告诉我们的事物,因为理智是人人相同的。
——启蒙时期的哲学家认为一旦人的理性发达、知识普及之后,人性就会有很大的进步,所有非理性的行为与无知的做法迟早都会被“文明”的人性所取代。
——柏拉图认为:感官是不确定的,但是我们却能够真正了解我们用理智所理解的事物。
——黑格尔认为“真理是主观的”,他不承认在人类的理性之外有任何“真理”存在。他说,所有的知识都是人类的知识。
从上面的观点可以看出,推崇理性认识的哲学家居多。这个世界的发展也正是受理性主义的不断推动而发展的。
感官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融合地带
当然,感官认识和理性认识并不是一对矛盾体,相反,这两种认识的高度融合,这样的人才是一种具有一定品质的人。
哲学家们会讨论这两种认识的先后,以及是怎么在发生作用的。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所拥有的每一种想法与意念都是透过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事物而进入我们的意识,不过我们也会利用与生俱来的理性,去组织我们所有的感官印象,并且将之分类。但他说在我们的感官经验没有得到任何开发之前,我们的理想是完全真空的,因此人没有天生的观念。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刚出生的婴儿慢慢打开感官,慢慢认识这个世界,再根据自己的理性,组成了自己所认识的世界。
——“我思故我在”——这是笛卡尔最重要名言之一。他主张对每一件事都加以怀疑——在开始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之前,必须先挣脱前人理论的影响,也不能信任自己的感官,因为感官可能会误导我们。所以,他悟出一个道理:有一件事情必定是真实的,那就是他怀疑。当他怀疑时,他必然是在思考,而由于他在思考,那么他必定是个会思考的存在者。
——洛克认为:我们的心灵除了被动地接收外界的印象之外,同时也积极地进行某种活动。它以思考、推理、相信、怀疑等方式来处理它所得到的各种单一感官概念。但是感觉与思维是不同的,我们的心灵不只是一具被动的接收器,它也会将所有不断传进来的感觉加以分类、处理,但使得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所有材料都来自感官,那些无法回溯到一种单一感觉的知识便是虚假的知识,我们不应该接受。
——康德认为:人的心灵不只是纯粹接收外界感官自己的“被动的蜡”,也是一个会主动塑造形状的过程,心灵影响了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我们认识这个世界,都是先经由我们的感官,再经过理性认识,两者相结合形成某种自身的某种认知,这些认知是我们生活价值的体现。
当然,祁克果的这个认识有些偏颇。他认为——真正重要的真理都是属于个人的,只有这些真理“对我而言是真的”。比如那些可以确定的事实,经由理性可以知道的事情是完全不重要的。虽然那些真理“客观”,也具有“普遍性”,但对于每个人的存在却完全无关紧要。这是将人抽离了所处的时代、环境的认识,对这个人的发展是有阻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