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大脑!
今天又是早起的一天。眯着眼睛用小来打卡,开启一天的行程。
一.有关睡眠的脑科学理论
在不了解睡眠的脑科学理论之前,我从没想过我竟然可以不靠闹钟,每天早起,重点是不疲惫,告别“起床困难户”!是不是很神奇?让我这个不信鸡汤文,对这类科学知识嗤之以鼻的人,有点突然被上帝“点通”的感觉!
从老师书上摘录下睡眠脑科学理论原理:“ 芝加哥大学的克雷特曼与德门克在实验中发现,人的眼球会在睡觉的时候来回运动,他们根据这个运动规律发现了“快速眼动睡眠”(REM)和“非快速眼动睡眠”(Non-REM)规律。健康的成年人睡觉时大多是1.5小时快速眼动睡眠、1.5小时非快速眼动睡眠,两种模式不断切换,并且在最初的两个单位时间内,也就是睡着之后的前3小时中,会进行高质量的睡眠(深度非快速眼动睡眠等于熟睡),之后则是浅层非快速眼动睡眠与快速眼动睡眠的组合。”
根据这一规律,人在睡眠后的3小时、4.5小时、6小时、7.5小时这几个节点醒来,就会觉得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这太让我惊奇了!从没想过,睡觉跟早起还会有理论知识和方法论!
于是,我决定尝试一下。
第一晚哄好女儿,准备睡觉大概是晚上23点,半夜微醒几次,但我没看时间,早晨醒来是6:30左右!刚好7.5小时,完全符合理论。
这个结果像让我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太有意思了,我决定继续实践。
第二晚我决定半夜微醒的时候也看一下时间,记录下来。第二晚预估是11:30左右睡着,期间2:20,4:10,5:50左右均微醒(后来我眯着眼睛又休息了一下,大概6:13起床)
连续几天下来,我的闹钟已经是摆设了。
我想起文中写到:中岛孝志说:“闹钟不会照顾你的睡眠周期,时间一到,就会把手伸进你的脑子里,让你的脑子发生一场大地震,潜意识会被搅得一团糟。因为你是被闹钟吵醒的,大脑深处其实还睡着,所以明明睡了8小时,可总会觉得没睡饱,整个人昏昏沉沉的。”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6点醒来,我精神抖擞,而7:30的闹钟叫醒我的时候,我却非常的困,非常疲惫的原因吧。
二.早起增加了我的睡眠总时间
有意思的是,因为早起,让我中午的睡眠质量也变好了,中午到点了就会困,然后一下就睡着了。反观以前,经常玩手机,看视频,一不小心就刷过头,越看越精神导致中午睡不着,下午精神不足。
而是晚上也能有早睡的意识了。早起倒逼早睡,每晚到了10点半我就很着急了。说来惭愧,女儿一直跟着我睡,之前我倒是很“佛系”,不会把睡觉时间卡的太死,有时候玩玩闹闹,床上聊聊天,可能都12点了。但现在因为要早起,我开始认真安排好晚上女儿的作业、阅读时间,规定她必须上床睡觉的时间,不仅让我重视时间也保证了女儿的睡眠时间。
这么一算下来,睡眠的总时间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
三. 有关于早起精神状态?
我最开始也很担心会不会到了八九点就会打瞌睡了,导致一上午精神不好?
完全没有!我一般醒来后会冥想(还在练习阶段),写日更,叫女儿起床,有几次在送完她上学,开车去公司的路上打了两个哈欠(大概8:30左右),但没有疲惫想睡的感觉!大抵因为早起就进行了集中注意力训练,并开动大脑思考,使得一上午的工作状态和效率也很高!太棒了!
四.早起不要刷手机
我突然想起我以前睡不着早起后,第一时间是打开手机,刷视频,刷淘宝,它们不断的打散我的注意力,往往这样的早起会让我一天精神状态不好!所以,早起不玩手机也是关键之一!
五.早起的注意事项
早起毕竟也是个需要适应的过程,养成一个习惯必定是要经历“开始——初步适应——挣扎——坚持——习惯”的过程。毕竟我早起时间不长,未经长久实践,不敢诳言。借老师的话分享几个早起的注意事项:
1.初期会有一个相对痛苦的适应期。
在经历两周左右的兴奋期之后,会进入适应期。因为生活习惯一下子改变,身体还没来得及适应。其间会出现醒来却不愿意起床,或是上午连续打哈欠、精力不足、黑眼圈加重的状况,这个过程大约持续了两个月才慢慢好转。一旦过了这个适应期,早起难度就小了。
2.循序渐进、难度匹配。
首先,在起床时间上不要一步到位,刚开始主要是感受睡眠节点,能不用闹钟醒来就好,千万不要追求过早的起床时间,而让自己陷入不适或痛苦的状态。
其次,在内容选择上不要一步到位,根据实际情况来,早起你可以阅读,日更或者运动,选择你目前身体能适应的,依据环境做出最优选择。
最后,在环境过渡上不要一步到位,这主要是指冬天起床。如果有条件,尽可能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醒来后能不费力地从被窝里出来,因为如果醒来后要直接面对寒冷的环境,我们肯定会因为痛苦感太强而放弃。
3.按状态起床。如果你醒来时还是迷迷糊糊的,那就再睡一个周期(1.5小时)。若是感觉神清气爽,就可以起床。
4.中午需要午休一次。午睡半小时可以让我们快速恢复精力哦!这样可以保证下午依旧精神饱满。因此,不要省去午休。
5.提前做好准备。睡前提前想好早起要做什么,避免起床后犹豫,迷茫,容易临时改变主意再睡一会儿。
6.允许给自己身体放个假
个人认为: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把自己逼得太紧,绳子扯的越紧越容易断,特别是需要你长时间习惯和坚持的事情。所以,你要允许给自己的身体放个假,但这个“放假”是有原则的,比如:周末可以晚起一会儿、生理期、前一晚因事休息的较晚、第二天需要开长途等这样消耗精神体力的事…
你要让它变成习惯,而不是一件让你感觉到痛苦的事。
这是我关于早起的实践和感悟,以及依据老师的知识对上述要点的感悟,希望对你们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