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我们福州地区叫登高节,已经很久很久没过过重阳节了。
记得小时候在老家,登高节,是我们很崇尚过的节,小孩,年少的,年轻的,年长的,都会到山顶上走一圈,爬的越高的山寓意越好!很小的时候登高都是跟爸爸一起去。后来长大了登高节逢周末,我们小孩也学着大人一样,前一天就准备着锅碗,米粉,水,虾米,紫菜等简单食材,带到山上,几个人一起煮上一锅汤面,登了山再吃了喝了回来,凡是登高节登山了就觉得圆满了。
我记得印象最深的一次,应该刚上五年级,我们早上早早起床,6点吃完早饭就出发了,邻居家一个哥哥,比我们年长3岁带着我们4个小伙伴,走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山路,10月份的山上开满了各种漂亮的小野花,有黄的紫的,还有很多野果,有刺果子,刺莓果,还有覆盆子,特别红,我们边走边摘着吃。开心极了。一路上各种颜色的小蝴蝶跟着我们前飞后停的,蝴蝶应该是也知道今天的节日,跟我们一样欢快。到一个平顶,找到一处干净的空地,停下来,把吃的食材的依次放好,大家高兴的七嘴八舌的,一个说要先找干树枝,一个说要先找引火的树叶,激动的想马上就引火架锅煮面。后来,大哥哥说话了,说我们几个,既然来登高了,就要有登高的顺序,教我们到山上了要先怕最高的山顶,先往远看,看树、看景、看天空,最后才是架锅引火煮面吃。
每一年重阳节前后几天,天公很作美,真的有灵气,天气很好,秋高气爽,站在山顶上,吹着微风,舒服极了。现在想想都开心,那种感觉仿佛都能感受到太阳照射下来,暖暖的,懒懒的感觉。登高,要登的越高越好,重阳节习俗之一就是登高望远。
现在才知道为什么福建地区这么在意这个节日了,原来是有这些寓意存在的
1.有避邪气之说:古人认为重九之时,天地二气相交,不正之气弥漫,为避免接触不正之气,须登高山以避重九之邪气。
2.祈福和感恩:古代对山神有崇拜之情,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
3.吉利之意:有说农历九月九日具有“宜于长久”的吉利之意,因此,重阳登高,饮菊花酒,逐渐成为民间习俗。
4.登高采集:重阳时节,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等,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此演变而来的。
希望以后能有时间在九九重阳节的时候回老家,跟着好伙伴好闺蜜们一起登高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