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知识隐喻看知识特质
(一)消化说
怀特海主要关注的是强调实在的一切侧面不仅是连续关系,而且是相关关系。所谓学习,是指客体与学习主体一起发生变化的动力性的过程。在吸收的表象中,知识的过程是相互的、双向的;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双方都发生变化的,乃至统整在统一的实在之中的。他认为,认知过程包括了空想阶段、精致化阶段、综合化阶段,各个阶段有节奏的循环往复的范式。
(二)实验说
杜威认为认知活动是学习者作用于并且变革物质和社会环境的手段。经验是一切认知活动的源泉,是教育的目的,是经验本身的基准。经验的性质牵涉两个方面:一是是否适应学习者的需要和能力的侧面;二是对于学习者未来经验的拓展带来什么影响。衡量经验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的两个标注是连续性原理和交互作用原理。
(三)对话说
弗莱雷的特色在于直接联系经验的政治经济维度,来理解认知活动。教育是政治压迫抑或解放的手段。他提出了“提问式教育”的概念。主张“对话型”的认知过程。
(四)人格说
罗杰斯关注的是能够创造自由地学习的教育环境和认知语脉。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即经验性学习有四个基本特征:人格参与、自发性、学习者评价、学习的本质是建构主义。主张认知的过程是课题中心。
上述隐喻说明,一切真正的知识具有活动的实践的性质。
二、舞蹈说及其教学论含义
基尔提出知识即舞蹈。所谓理解可以视为跳舞。所谓知识就是作为结果而产生的思考与行为的范式。
(一)知识的关系性
认知之所以发生是由于贯穿在学习主体与客体之间交互作用的某种方式。
(二)知识的活动性
第一,知识离开了知识主体与客体的能动关系,就不复存在;第二,知识本身是一种行为。
明言知识和默会知识的首要区别是焦点性感知。
(三)知识的社会建构性
我们生存的世界由物理维度和社会维度构成的。知识是在人类社会的交互作用这一织物整体的范畴中建构出来的。
三、知识说对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
应试教育的知识隐喻是知识百宝箱。传统教育与人性中心教育处于某种尺度的两个极端。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在于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在于课堂教学的改革。
所谓学习的实践,是建构教育内容之意义的同客体对话的实践,是析出自身和反思自身的自我内的对话性实践。同时是社会地建构这两种实践的同他人对话的实践。
课堂教学是以语言为中心媒体展开的。
出色的课堂教学,是淋漓尽致的发挥教师的主导和支撑的作用,是淋漓尽致的展现学生自觉的能动的活动。这样就产生了教与学的辩证法,教学也就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