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阅读朱永新老师的《我的阅读观》,第三章:《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阅读的重要性,学校推广阅读的迫切性人尽皆知,可是每每谈到阅读的价值和意义的时候,总不能从根本上解释清楚,今天的阅读让我找到了答案。总的来说一句话:阅读是一种全方位、多维度的智力体操,它能使孩子的头脑逐渐变得灵活敏捷,并进一步促进孩子心智的全面成长。
一、为什么特别强调早期阅读?
因为儿童早期的经验对他的成长非常重要。
具体有两点:
1.儿童到成人的根基源自童年的经验。
美国著名生理学家玛莉安·伍尔夫通过研究儿童阅读时间的大脑变化,发现儿童阅读要比成人使用更多的大脑区域,左右脑的区域都一起运行。而我们成年人往往是用一个脑在进行阅读。他认为父母是否在小孩5岁以前经常给他讲故事,影响着孩子今后阅读技巧的形成,听故事开启了儿童的心灵成长的历程。
他认为人类在14岁以前的阅读体验,对人类的成长非常重要,人生以后的历程只不过是前面14年所阅读的东西的展开。事实上,孩子长大以后,是用他在14岁以前所阅读的东西,所体验的东西,所经历的东西,从书本当中获得的基本的价值观,用感恩、慈善、友爱等这些最伟大的观念和知识在建设。所以儿童早期的经验对他的成长非常重要。当他成人以后,他是用儿童时代所获得的东西为根基,继续去建构他内心的成人世界。
2.阅读是有效培养孩子想象力的途径。
长期的阅读不仅促进内部言语的发展,而且能改善思维的准确性、条理性、开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及创造性。无论阅读什么作品,通过语词媒介的触发,都会产生种种联想和种种想象。
二、新教育团队关于拯救阅读,具体有哪些研究成果?
1.《毛虫与蝴蝶》读写绘课程。
通过用绘本故事来开启儿童心灵成长的历程。美国的著名诗人惠特曼曾经说过:“一个人在乡间走去,他所看到的东西,他就变成了那个东西,那个东西就成了它的一个组成部分。”
2.基础阅读书目研究
小学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阅读内涵,所以更应该研究的是孩子们“读什么”。新教育相继推出了中小学阅读基础书目30+70,其次还有高中、大学、教师阅读基础书目。
今天很开心的事情是,在我不断阅读的感召下,在《我的阅读观》这本书中的大学生阅读基础书目中,为女儿推荐了《约翰·克利斯朵夫》。女儿已经下单,这个暑期,她能遇到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样一个“朋友”,一定是她未来人生迷茫期的坚持完成自我追求的精神财富。女儿,你是最棒的!
3.“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生活方式。
低年级从童谣、儿童诗开始,中年级是一些中外的著名诗歌,高年级是经典诵读。
真正的阅读应该从教育开始,从儿童开始,这才是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最重要的手段。只有通过阅读让孩子成长了,才是最好的素质,才是最好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