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拆分落地执行,成为精微小行为
觉察每个行为背后的逻辑层次,让我们可以有把控和选择
一、觉察
你说什么?做什么?你怎么想?背后的信念价值观是什么?可以推导出在衣食住行中的自己的思考层次,可以用一个模型呈现-逻辑层次
逻辑层次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运用的,但是我们对此可能没有觉知,我们随时随地的衣食住行中,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和它对应的身份、信念、价值观。
做为教练,我们要在当下的每一个行为里看到3个点:
1、这个行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2、做这个行为的人,他是什么样的角色?
3、他可以以什么样不一样的内在品质,来做当下角色的事情?
二、跳出框框,
1、站在更智慧的人角度
看回刚刚的做法,还有更大领域的可能性,还有更好的言行举止,只是需要我们跳脱原来的角色,升级一个更高版本的自己
2、不断琢磨
你可以从生活的细节里去琢磨,你要成为怎样的儿子、老公和父亲?成为怎样的教练伙伴,不停的觉察,思考和做到,就会对你有帮助。
三、复盘优化
我们可以选择新的高效的内在品质,出现在相同的场景里,由身份角色指导,围绕着核心价值观,在落地具体行为中,持续训练自己的能力,产生持续的影响。
身份、信念价值观落地在行为的规条里,需要能力的不断训练,围绕着价值观的能力训练,才能够动作不变形,相关的行为才能够有效产生。
四、我们是有选择的
这就是逻辑层次图最重要的点。大家明白逻辑层次这个结构之后,回到生活和工作中,就能成为一个自由人——“原来我可以选择我的人生,我可以选择我要活出什么样的信念价值观,活出什么样的角色,而我应当如何去做和说,我的信念价值观是什么?是什么在引领着我呢等等”,这是觉知的状态。
五、具体操作:“如何培养下属?”
1、定义
培养是动词,意味着跟下属在一起有一些关键性的动作,将培养这个能力拆分为不同的关键小能力:赋能、教练、分享、延展
2、精微关键小行为
继续将“教练”能力拆分为更细的《精微关键小行为》:他做的次数和花的时间足够吗?比方说,
a:感知对方的感受,1-10分,领导自我评估
b:聆听下属的问题并对他指导,一周有几次?每次多长时间?
c:对下属的岗位职责、工作分析、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这些时间是多少呢?
d:带下属一起做事情的时间有多少?
e:针对不同下属,因材施教的不同做法
你在生活当中做到什么程度,你才能帮助客户做到什么程度,否则客户跟你谈一个事情,你怎么引导他从逻辑层次图上走呢?你现在就是要多练,随时随地,觉察:
我现在的行为,体现出我的热情、使命、愿景、价值观了吗?我的角色是什么?我要做到什么?我要活出一个什么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