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至第一章,几个关键字反馈回路(事实 联系 结果 行动) 无意识 人的各种思维模块 信息加工后人脑反应速度每秒40次传输 无意识人脑反应速度最高可达1千1百万 内心的记者(行动迅速 来源可靠 提问准确 持续追踪)。自动处理
这些关键字以我的认知让我产生联想和赞同。我联想到关于学习锻炼以及提升自身这方面。之前读过一本书(意志力 关于专注,自控与效率的心理学),大部分内容我觉得都还不错,其中有个重要的观念还经过了相关的科学实验,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和人的财物一般要学会控制使用才行,一直在紧绷状态让意志运行中的我,看完了似乎也找到了理由让自己放松,经常性的给自己放松,理由是意志力不是无穷无尽的,经过一段时间,发现一个问题,我的执行力大不如以前,几乎近半个月都放松了,当然也有其他原因在里面,意志力银行这个观念,不是任何人都有效的,比如像我这样执行力不强的人,当然对于那些执行力强的人,根本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元认知这个作者也很中性的说明,世上没有一个固定万能的定理一劳永逸的让你去享受,当然意志力那本书是两个人的合著,也是参照许多心理学家科学家做的一些实验综合写出来的,作者本人好像也没有太多他们的个人感受。但是我看野蛮进化这本书就有一种贴切的感受,蒂姆 格罗弗是NBA著名的体能训练师,他对于意志的描述和训练队员更深刻,是他和运动员包括乔丹和科比的切身感受,更加的励志和真实感。意志力那本书也用很多角度很多的案例说明意志力,个人感受不同,成长不同,还有时间背景不同,不能说他们有问题,只能说看书的人要自己去分析消化吸收需要的养分。
扯到另外的书了,还是说这本书,作者是一个科普作家,写出来的文字我还算能够看懂,还是觉得有点小专业,论述也很严谨,语言有点偏学术化,个人看了之后写下感受会更生动吧!反馈回路我是这么理解的,人看到事物,人的脑神经经过底层的无意识,高级的有意识经过处理之后产生的一系列动作,这里没有对错好坏的分析,,我联想到自动处理关键字就兴奋了,电脑里面的批处理垃圾文件的功能:
@echo off
echo 正在清除系统垃圾文件,请稍等......
echo 清除系统LJ完成!
如果手动是多么恐怖的事情?这些属于有意识状态下的批处理,比如你叫张三,有人喊张三的时候,你会想到可能是喊你,如果有人喊李四,你自动的不会想到是喊你,无意识状态是人身体进化后本能的一些反应:消化系统不需要设定什么程序,吃的东西自主运行消化一条龙,喝进去的水自动一条龙的变成尿液等等。作者写的比较学术化,我联想到更多,比如我们锻炼身体,开始非常痛苦难受,比如单杠,我从来没有练过,刚开始一个我都拉不上去,有一点我清楚的,从一个开始,随着一个成功后,慢慢的练习后面可以轻松的做一个了也不会觉得痛苦和难受,我用更通俗的词来说明,习惯了就不会让你痛苦和难受,一旦习惯了就成了自动批处理,要做到自动批处理,就需要无数次的神经连接刺激,让神经传输的电压足够传输时,如山区爬坡的车辆,爬到顶峰的时候是最慢的,一旦过去就轻松了,让有意识变成无意识活动,据科学研究人的无意识神经传输可达到每秒1千万次的速度,作者说到这里都兴奋不已,传言就是这样的,没有多少人分析人的大脑据说只用了十分之一等等的这些说法,到现在也没有多少人用到了那些没有用到的部分,可见人的大脑那部分没有使用的超强能力,就好比我们的财富,很少有人会在死前把财富正好用光的。这也是一种真理的表现,凡事都要有盈余,好比上坡你就必须足够上坡的动力还要超过这个动力的储备才能爬坡成功,这里就要说到模块,我还真的第一次听到这个模块用来解释人的思维系统,感觉翻译也很好,改造一个人确实需要系统化,现在用模块感觉更加的贴切,各种模块用于各种的自动批处理,我想到这里也兴奋了,人不断的进化这个是事实,不过好像没有看到近几百年的变化那么大,现在有个说法,手机已经成了人身体的外挂,几乎是人身体一部分,许多人包括我少了手机是什么感受?人的器官也是如此,器官正常的时候没有任何感受的,中医的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多么贴切,一旦器官比如切掉了,比如出现疾病了,那就生不如死的感觉了,就是被蚊虫咬了一下都那么的不适。也许今后的技术发展可以任意写进大脑,大脑也可以任意执行模块化的程序,人的学习能力也是可以办到的,比如学习英语,减肥,身体锻炼,八块腹肌,提升自我(意志不坚定,懒惰,贫困,疾病,学习新的技能从来没有成功过等等),我就是只有计划没有成果,很难坚持,和爬坡一样,动力达不到是不可能成功的,模块化算是一个系统的计划,写进大脑中的自动批处理程序代码,元认知有点类似于无意识状态,你不会觉得痛苦和难受的,是一个正反馈回路。刚看到作者说的记者,我还感觉记者的比喻不搭界吧!内心的记者(行动迅速 来源可靠 提问准确 持续追踪),有点像研究的方法了,比如我今天开始对单杠感觉有兴趣了,行动迅速的研究关于单杠的一些方法和问题,研究就是检查信息筛选,提问准确就类似于找对方法,从众多信息中找对适合自己的,记者也是如此采访众多的人可能各种说法都有,你的提问内容也很重要,持续追踪完成任务就是我们的耐心坚持的锻炼下去,比如计划每天练习,就要持续不断的,很难坚持的就是没有产生自动批处理的程序让大脑去执行,不是你的身体不能承受,是没有产生反馈回路,好比早上刷牙很少有人不能坚持,至少我晚上刷牙差不多坚持了30年期间很少间断,一旦形成习惯和刷牙一样,你一定可以坚持到老。据说活了90多岁台塑集团的王永庆可以做非常多的俯卧撑,一天几百个一直在坚持。建立元认知,设定自动批处理模块,经过时间的消化形成习惯,这个模块就是你大脑的一部分了,虽然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