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孩子会玩过家家游戏,和自己的玩偶或动物玩具说话,就像它们是真的一样。还有40%的孩子会深化这个游戏,创造一个看不见的朋友。如果你的孩子是独生子,或者与哥哥姐姐年纪相差较大,他就更可能这么做。
场景|孩子坚持每次吃饭时在餐桌 上给他想象出来的朋友安排一个位置。
他说:“长颈鹿先生也可以坐下来吗?”
在寻找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以让自己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你的孩子可能会认为有一个虚构出来的朋友很有趣,因为这样他就可以玩他喜欢的东西,并决定接下去要发生的事情。
你可能会想:“:他这样没事吧?有一个想象出来的朋友正常吗?”
你可能会有所担心,孩子创造出一个想象的朋友是不是意味着他很孤单?但这是非常正常的。这样的一个朋友(不管是隐形看不见的,还是像长颈鹿先生这样拟人化的形象)给了孩子一个拓展自己想象力、谈论感受、克服忧虑和施加控制力的机会。
他的想法:“我喜欢和他玩,而且我可以把我做的淘气的事怪在他头上。”
孩子知道他的朋友只存在于自己的脑海中。但他想尽可能地让他参与到真实的世界中。而如果这意味着他有了一个“共犯”来做他本不该做的事情,那就再好不过了。
如何应对(眼下)
1,积极配合。
绝对不要让孩子停止虚构他的朋友,但要向他明确表示,你知道他是虚构的。例如,可以让孩子在他自己房间里布置长颈鹿先生的就餐位置。这就让他知道你了解他是多么重要,并同时划清了真实世界和想象的生命间的界线。
2,不要让想象的朋友变成替罪羊。
如果孩子责怪长颈鹿先生做了淘气的事情,或者说是长颈鹿先生叫他做的,这可能就表示你对孩子的管教太严格了。孩子可能太害怕而不敢承担责任。你要尝试好好反思一下,努力变得更善解人意一点。
长期而言
帮助孩子结交真实的朋友。
在有长颈鹿先生当玩伴的同时,约定些大家一起玩的日子,让孩子可以和真正的小伙伴共度一些时光, 进行各种谈判、妥协,并参与好玩的事情。
予以倾听。
留心听孩子与他虚构玩伴的对话,借此了解他在想些什么。孩子会借助虚构的朋友来满足自己未满足的需求或觉得自己难以向成人表述的愿望。记住,这只是短暂出现的一个阶段。在孩子七八岁时,过家家游戏会逐渐减少,大部分虚构的朋友也会“失宠”。虽然这种关系曾经非常紧密,但很多孩子在长大后就忘掉了他们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