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火石寨小川小学 辛浩伟
《声音的产生》
第一阶段:引出话题。
首先老师以做游戏的方式引入新课(低头、闭眼、听声音,猜一猜是什么东西在发声)摇铃铛、敲锣,学生猜对之后,对学生进行鼓励。然后进一步提出问题(你能不能用你身边的东西,活着用自身的部位发出声音)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尝试,并且能勇敢进行个人展示(用手敲桌子、用书击打桌子、吹口哨)然后老师引出话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但这里把闭眼进行猜测的原因没有交代,比如,可以说同学们的生活经验真丰富;或者是每样物质都有自己特定的音质,还可以让闭眼的同学猜猜谁在说话,都可以做一个很好的过渡。
第二阶段:探究分析
给每个小组个发一个小鼓,让他们探究怎样使鼓发声,学生积极尝试并且踊跃自我展示,(用小锤子敲,用手击打,都可以发声。)这时课堂有点乱,可以设置自己的课堂公约。再抛出一个问题:如何让橡皮筋发声?学生依然能完成任务。然后问同学问题,通过敲鼓探究声音是怎么发出的?学生通过看、摸的方法得出声音是通过振动发声的,接着老师做演示实验(敲锣让学生观察鼓面的情况)最后用三个关键动词“振动、抖动、颤抖”总结出声音产生的原因:是发声体做往复运动的原因即振动。接着又抛出又一个问题,如何让发声体的声音停止?(给学生发音叉,但没有强调怎么用?各部分的作用)学生也能顺利得出结论(用手捏住音叉、用手摁住鼓面),再给同学们泡沫球,让学生观察敲击鼓面时,鼓面的振动情况(这时把微小形变放大观察法),让学生深切感受声音确实是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问题是学生对往复运动能不能明白?)
第三阶段:归纳总结
老师通过几个问题对本节内容做了归纳总结(你认为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发声和不发声时物体有什么区别?当不同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点?我们能不能找到自身一个发声部位,并且实际感受)
这节课明显提升的地方是课堂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动手实验,踊跃表现自我,想方设法探究问题的根源。
不足的地方是:有些设置的问题没有解决,如:学生的闭眼猜何物发声;有些概念的提出太难,如:往复运动。
12月16日 杜一梅 将台保林教学点。《声音的产生》
课前导入:1.情景导入(播放视频)2.问题导入(问学生听到那些声音)3.实验导入(不能用塑料尺子和橡皮筋制造出声音吗)。学生动手实验、合作学习、主动探究。
授课过程:问:声音的产生和什么有关系?(学生回答:和动作有关系。弹、拨)问:声音是怎么产生的?(让同学观察发声和不发声的橡皮筋的区别,这个提醒非常有效,给同学指出观察的方向)。学生实验、观察、记录。得出结论:物体做往复运动的振动而发声。问:用什么方法可以不发声?(握住橡皮筋,让振动停止)问:正在发声的物体是不是都在振动?怎样看见发声的鼓在振动呢?(给出材料,让同学自己选择材料进行验证)。学生选择泡沫球、橡皮、也可以是碎纸屑,放到发声的鼓面上观察对象的运动。在用橡皮锤敲打握在手里的音叉,感受音叉发声时,握音叉的手的感觉(麻)。综合尺子、橡皮筋、鼓、音叉等可以得出结论: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最后,通过说话时摸喉结的方式,充分验证结论。阅读课本拓展知识(回归课本)。问:小提琴怎么发声的(琴弦的振动);青蛙是怎么发声的(气囊鼓动);古诗“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钟的振动发声,声音又是怎么传播的)(课堂又回归自然,回归生活)
两节课都有明显的长进,都能很好的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杜一梅老师的课更好一点,首先引入课程方式多而不拖拉,其次,给学生的实验探究时间恰当、内容恰当。还有题设的问题合理有趣,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第四教学最后回归课本,回归生活常识,让学习内容落地,结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